Mp3杂化: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lowercase}} | {{lowercase}} | ||
{{WikipediaLink|碳鎓离子}} | |||
'''mp3杂化'''即1个m轨道与3个p轨道发生杂化,形成4个mp3杂化轨道。 | '''mp3杂化'''即1个m轨道与3个p轨道发生杂化,形成4个mp3杂化轨道。 | ||
==理论创建== | ==理论创建== | ||
第10行: | 第12行: | ||
CH<sub>5</sub>叫做氢合甲烷,是一种当时无法解释的物质,涂效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终于发现碳原子外层还有一个2m轨道。基态的C的2m轨道没有电子,但是在NaCO<sub>3</sub>+HCl的作用下,2个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到2m轨道,腾出了2p轨道,使得C还能与H形成两个C-H键(CH6目前还未获得)。涂效灰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发现C外层2m轨道有2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均相同,由此他推翻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 CH<sub>5</sub>叫做氢合甲烷,是一种当时无法解释的物质,涂效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终于发现碳原子外层还有一个2m轨道。基态的C的2m轨道没有电子,但是在NaCO<sub>3</sub>+HCl的作用下,2个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到2m轨道,腾出了2p轨道,使得C还能与H形成两个C-H键(CH6目前还未获得)。涂效灰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发现C外层2m轨道有2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均相同,由此他推翻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 ||
m轨道能量较高,2m轨道的能量甚至比3p轨道还高,因此mp3杂化形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 m轨道能量较高,2m轨道的能量甚至比3p轨道还高,因此mp3杂化形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 ||
==氢合甲烷(CH<sub>5</sub>)== | ==氢合甲烷(CH<sub>5</sub>)== | ||
第33行: | 第35行: | ||
==扩展阅读== | ==扩展阅读== | ||
#《无理化学》 | #《无理化学》 | ||
#《涂效灰自传》 | #《涂效灰自传》 | ||
[[Category:超理理论]] | [[Category:超理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