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甲基對銻酰基苯甲酰胺
N,N-二甲基對銻酰基苯甲酰胺,簡稱DPAB,俗稱皮埃毒氣,是一種淺黃色的劇毒油狀液體,具有類似於油漆的氣味,不易揮發,微溶於水而易溶於環醚,多數稀酸,䏲類,難溶於鏈烷烴類,草酸溶液。其名稱來源於其發現者鐳星人瑪麗·居鋰之夫皮砹爾·居里。它在人體內半衰期長達6天,是一種極強的慢性毒劑,因為其能使毒理學試紙褪色,故其毒理學試紙數據無從測起。
該物質最早被作為殺蟲劑使用,銻星上早期的51殺蟲劑和250除蟎劑分別含有83μgDPAB和6.9μgDPAB,可以加強這些藥劑的毒殺效果,但是許多人看中了它在軍事上的應用,1961年,根據氧星軍方官方文件,氧星開始批量生產這種藥劑作為軍用毒劑,隨後銻星,氟星,氮星,鑭星也相繼開始生產這種毒劑,但由於他們都是銻際生化武器協約的簽署國,這些毒劑幾乎沒有得到使用,反倒是一些恐怖襲擊中這種毒劑被大量使用,比如2012年的氧星地鐵站毒氣事件,在銻維戰爭中,缺鍀的鋰鹽紅越過《銻際生化武器協約》,對維基百科星的部分地區大量使用該毒氣,造成了800萬人死亡,其中約7000人為鋰鹽紅及其盟友的部隊。
製備
可以利用N,N-二甲基苯甲酰胺和五氯化銻和水在高銻場下催化反應獲得,獲得的鹽酸DPAB可以使用Queendraw的擦除功能擦掉鹽酸獲得DPAB(用強鹼共熱會水解掉銻酰基),該反應獲得的DPAB經過蒸餾和發功去除未反應的其他銻化合物後純度高達99.9999%
毒理學
毒理
DPAB進入人體後,銻酰基與大腦神經細胞上的α䏲-氨基酸丙二酰膽鹼受體鏈頭部的親銻酰基基團緊密結合,尾部拉住備用的β䏲-氨基酸丙二酰膽鹼受體鏈,使丙二酰膽鹼在人體內無法變為丙二酰輔酶A並傳導生物信號,導致人失去意識而昏迷,最後心跳停止死亡。
預防
在已經確認有DPAB存在的房間內,噴灑大量無水氯化鋁和氯異丙烷的混合物後發功以加速反應,DPAB被處理為無害的異丙基化產物,隨後繼續發功處理有害的氯異丙烷和氯化氫。
解毒
可以使用阿托品,維生素C分批服用和注射進行解毒,可以直接服用解銻劑五銻化三鈮抑制症狀,解毒的黃金時間在中毒後的15分鐘至30分鐘內,超過這個時間有可能會導致死亡或不可逆轉的傷害,過早解毒會導致解毒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