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User:氫氰酸/沙盒

出自锑星百科
於 2024年2月21日 (三) 11:07 由 imported>氢氰酸 所做的修訂

下屬頁面

一些主意

歡迎各位超理學家使用這些點子進行超理:

  • 乙二烯
  • 二磷星
  • 三銻星
  • 3-三氯烷

行星系統

1 2 3 4~5 6~7 8~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 零銻洞 N/A 鈍氣星系
2 鹼族星系 鹼土星系 N/A 硼族星系 碳族星系 零銻洞 氧族星系 鹵族星系
3 氮族星系
4 外稀土星系 鈦鉭星系 鉻錸星系 鐵鉑星系 DS星系
5 銻洞
6 鑭族星系
7 錒族星系 氮族星系

超理文獻:地下流星(Underground Meteor)

地下流星

2024年,甲腈市。

「潛藏在民間的超理學家們!注意了!這裡有一個出名的機會,一個做出貢獻的機會!」氰星國防部長晴華理在一架直升機上大聲說道。同時,他的無數隨從在氰星各處說著同樣的話。他繼續道:「我們需要一種超理武器,一種……」

我是一名普通市民。看著眼前的電視屏幕,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心中燃起了一股興奮和決心。我知道,這是我展現自己的機會,一個能夠為國家、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機會。同樣重要的是,我的想法要有用武之地了!我繼續看下去,晴華理說道:「……從內部搗毀一顆行星的技術!我們知道,銻宙各大星球都已經駛向星辰大海,只有少數幾個能向地下前進!如果把武器安在太空,很容易就能被拆除;而安置在地下則不然!有了這種技術,就相當於在有了無法拆除的地雷!」

我自言自語道:「地下流星,啟動!」

立刻,我開始著手研究這個技術。我對地下流星的構想是:可以深入地下,在需要時引爆,釋放巨大能量的物體,仿佛一顆划過地層的流星。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我說服甲腈市政府有關部門為我撥款,並列出了可能用於地下流星的材料。

此時,一名心懷同樣夢想的不速之客打聽到了我的消息,他看了看這清單的最後一行:「重科化合物密度大,能沉入地層,可以配合雷爆氙銻場核彈核彈、反物質武器介子氣使用。」他便質問我,「你覺得你能搞到這些東西嗎?」我頓時受到一陣沉重的打擊。夢想是夢想,現實是現實。

而他更是追問:「搞到了,你又能實現怎樣的破壞?」

正當我冥思苦想時,那人點起了一根黃色的煙,我看著那條硫「棍」前燃起的藍色火焰,便聯想道:「硫,流星,火……鈥硫星!」

對,地下流星沒有破壞力,我把它當做光源,熱源,乃至是其它能源不行嗎?!我興奮至極,把那張清單撕成碎片。通過重科化合物到達星球深處,吸收那些滾燙的液態金屬和岩石的熱量,然後用密度為負的「輕科」帶到地表……等等,這不就能製得地航飛船了?這就是聯想的力量!多麼荒謬,多麼超理啊!

帶上她的眼睛

我領導科技部門製造了氰星第一艘地航飛船「流星六號」(一至五已經被其他宇航飛船用過),裡面搭載了一名地航員。她訓練有素,也做好了被困地心的心理準備。出發前,她還特地找到我我——

「到達地心,這是我很久以來的夢想,謝謝你幫助我實現。」接著她又囑咐道,「拿好這個。它就是一副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強銻場發射出去,可以被地心的一套設備接收到,投在熒幕上,就像你帶著一個攝像頭,而我在地心看著直播。」她把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玻璃?水晶?)塞到我的手中,其中穿了一個洞,一條氧繩穿在其中。我把它掛在脖子上,當做項鍊。

五十一個小時後,船體上綁滿二碘化重科的「流星六號」被一個超級起重機抓到了發射台。事後我知道,那台機器只能確保飛船不沉下去,它也不能提起那個巨重無比的飛船。

接著,「轟!」

「流星六號」被釋放的一剎那,就沉入了氰化物構成的地殼。幾個小時後,它將進入二氫氰陽離子構成的地幔,在那裡被來自四面八方的離子轟擊,進行類似鈽朗運動的運動,但總體上是下沉的趨勢。很快我們就能知道氰星是否有一個固態的鐵核。

結果「流星六號」再也沒有回來。它唯一得到的信息是:氰星是沒有核的。

政變

壞事接二連三。近地軌道的一艘飛船被流星體撞擊,因為首相發動了政變。該飛船是專門運輸王室成員的,而首相奪取了飛船控制權,讓它撞上了那顆流星體並被損壞。他試圖確保在政變後王室成員無處可逃。

超理文獻:黑暗引力(Dark Gravitation)

黑暗引力

超理文獻:刀鋒邊緣(Cutting Edge)

刀鋒邊緣

在地下流星計劃和黑暗引力計劃依次實施後,我把目光盯向了兩位兄弟沒有涉足的領域——沒錯,就是地面超理武器。地面武器雖然不及太空武器和地下設施技術含量高超,但它的應用範圍極廣,如同軍隊中的陸軍一樣普通而不可或缺。

對這個嶄新而又瘋狂的計劃,我考慮良久。「氘核…就叫…『尖刀』,沒錯,重點就在『刀鋒』上。『尖刀計劃』這個名字可以體現出它的重要和威力。」

所謂「尖刀計劃」,就是指在銻宙某星球的表面建立一個極強的星際飛彈系統,擁有遠距離射程,最大功率足以打穿51光年之外的一顆藍恆星,也能超遠距離狙擊特定目標的「地面軌道炮」。該體系能夠有強機動性,能在摩托車大小的一尊炮內發揮巨大的威力。為了實現它的機動性,需要在布置處挖掘一條隧道,直接貫通星球的兩端,這樣就可以做到360°無死角的遠距離進攻,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刀鋒」,正是這個飛彈系統的遠距離精確制導和定點打擊性能。必須要保證誤差絕對不超過最低的標準——0.51μm2,才能保證一顆氘核大小的彈藥能夠精確擊中一個特定目標,而不發出任何徵兆。

「你怕不是瘋了,不要命了嗎!這個計劃相當危險,一旦出了問題,就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就像『流星六號』,她一直沒有回來…」「地下流星」的總負責人對我說。

「從我決定開展這個計劃起,我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冷冷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