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User:氫氰酸/沙盒

出自锑星百科
於 2024年3月29日 (五) 14:40 由 imported>Chlorous acid 所做的修訂

下屬頁面

一些主意

註:歡迎各位超理學家使用這些點子進行超理。

  • 二磷星(因虛擬國家相關規定,將會難以對此進行創作)
  • 三銻星
  • 3-三氯烷

超理文獻:地下流星(Underground Meteor)

地下流星

2024年,甲腈市。

「潛藏在民間的超理學家們!注意了!這裏有一個出名的機會,一個做出貢獻的機會!」氰星國防部長晴華理[1]在一架直升機上大聲說道。同時,他的無數隨從在氰星各處說着同樣的話。他繼續道:「我們需要一種超理武器,一種……」

我是一名普通市民。看着眼前的電視屏幕,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心中燃起了一股興奮和決心。我知道,這是我展現自己的機會,一個能夠為國家、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機會。同樣重要的是,我的想法要有用武之地了!我繼續看下去,晴華理說道:「……從內部搗毀一顆行星的技術!我們知道,銻宙各大星球都已經駛向星辰大海,只有少數幾個能向地下前進!如果把武器安在太空,很容易就能被拆除;而安置在地下則不然!有了這種技術,就相當於在有了無法拆除的地雷!」

我自言自語道:「地下流星,啟動!」

立刻,我開始着手研究這個技術。我對地下流星的構想是:可以深入地下,在需要時引爆,釋放巨大能量的物體,仿佛一顆划過地層的流星。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我說服甲腈市政府有關部門為我撥款,並列出了可能用於地下流星的材料。

此時,一名心懷同樣夢想的不速之客打聽到了我的消息,他看了看這清單的最後一行:「重科化合物密度大,能沉入地層,可以配合雷爆氙銻場核彈核彈、反物質武器介子氣使用。」他便質問我,「你覺得你能搞到這些東西嗎?」我頓時受到一陣沉重的打擊。夢想是夢想,現實是現實。

而他更是追問:「搞到了,你又能實現怎樣的破壞?」

正當我冥思苦想時,那人點起了一根黃色的煙,我看着那條硫「棍」前燃起的藍色火焰,便聯想道:「硫,流星,火……鈥硫星!」

對,地下流星沒有破壞力,我把它當做光源,熱源,乃至是其它能源不行嗎?!我興奮至極,把那張清單撕成碎片。通過重科化合物到達星球深處,吸收那些滾燙的液態金屬和岩石的熱量,然後用密度為負的「輕科」帶到地表……等等,這不就能製得地航飛船了?這就是聯想的力量!多麼荒謬,多麼超理啊!

帶上她的眼睛

我指導科技部門製造了氰星第一艘地航飛船「流星六號」(一至五已經被其他宇航飛船用過),晴華青被任命為總負責人。「流星六號」裏面搭載了一名地航員。她訓練有素,也做好了被困地心的心理準備。出發前,她還特地找到我——

「你好,我是楊華淡,你認識我嗎?不過無論如何,到達一顆星球的地心,這是我很久以來的夢想,謝謝你幫助我實現。」接着她又囑咐道,「拿好這個。它就是一副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強銻場發射出去,可以被地心的一套設備接收到,投在熒幕上,就像你帶着一個攝像頭,而我在地心看着直播。」她把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玻璃?水晶?)塞到我的手中,其中穿了一個洞,一條氧繩穿在其中。我把它掛在脖子上,當做項鍊。

五十一個小時後,船體上綁滿二碘化重科的「流星六號」被一個超級起重機抓到了發射台。事後我知道,那台機器只能確保飛船不沉下去,它也不能提起那個巨重無比的飛船。

接着,「轟!」

「流星六號」被釋放的一剎那,就沉入了氰化物構成的地殼。幾個小時後,它將進入二氫氰陽離子構成的地幔,在那裏被來自四面八方的離子轟擊,進行類似鈈朗運動的運動,但總體上是下沉的趨勢。很快我們就能知道氰星是否有一個固態的鐵核。

結果「流星六號」再也沒有回來。它唯一得到的信息是:氰星是沒有核的。

超理文獻:黑暗引力(Dark Gravitation)

黑暗引力

超理文獻:刀鋒邊緣(Cutting Edge)

刀鋒邊緣

在地下流星計劃和黑暗引力計劃依次實施後,我把目光盯向了兩位兄弟沒有涉足的領域——沒錯,就是地面超理武器。地面武器雖然不及太空武器和地下設施技術含量高超,但它的應用範圍極廣,如同軍隊中的陸軍一樣普通而不可或缺。

對這個嶄新而又瘋狂的計劃,我考慮良久。「氘核…就叫…『尖刀』,沒錯,重點就在『刀鋒』上。『尖刀計劃』這個名字可以體現出它的重要和威力。」

所謂「尖刀計劃」,就是指在銻宙某星球的表面建立一個極強的星際導彈系統,擁有遠距離射程,最大功率足以打穿51光年之外的一顆藍恆星,也能超遠距離狙擊特定目標的「地面軌道炮」。該體系能夠有強機動性,能在摩托車大小的一尊炮內發揮巨大的威力。為了實現它的機動性,需要在佈置處挖掘一條隧道,直接貫通星球的兩端,這樣就可以做到360°無死角的遠距離進攻,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刀鋒」,正是這個導彈系統的遠距離精確制導和定點打擊性能。必須要保證誤差絕對不超過最低的標準——0.51μm2,才能保證一顆氘核大小的彈藥能夠精確擊中一個特定目標,而不發出任何徵兆。

隨即,我便向內閣提出了研發申請。在漫長的日子裏,我們焦急的等待着,又期盼着這一天的到來。

鑄與鍛

數月後,這項計劃得到了鹽酸市政府的批准,我便立即着手研發此項技術。

經過三年的攻堅克難,我帶領的研發團隊終於在氯衛一的中央,挖通了一條貫穿塩科星的地表與地幔的隧道,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發射井的建造。項目正式落成當天,整個超理界人民載歌載舞,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我本以為這是一個好兆頭,預示着整體項目將會順風順水。然而,更大的挑戰卻悄然來到。

在我們進行到第二步,也就是在發射井內部安裝永恆能量體和永動機裝置後,我們開始了第一次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井下突然發生大爆炸。這次事故導致研發團隊損失過半,多名超理學家遇難身亡。充滿韌勁的我們,強頂着巨大悲痛,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不幸總是接踵而至,我們的第二次、第三次測試以同樣的方式結束,而無數志士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第四次失敗後的夜裏,我徹夜難眠。在無數次推算過後,我發現我們遺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鈷騰堡不連續面。在通過地幔與地核的交界處時,在高速的衝擊、液態銻的強烈銻場干擾,以及澤塔擴散原理的作用下,以極高速度通過發射井射出的「炮彈」——氘核增加了一個中子,而成為氚核。氚核在強銻場下的不可控裂變,無異於正面徒手接下一顆核彈。

至此,或許這個計劃已經可以說是99.99%會失敗了。不過為了國防事業的發展,即便只有0.01%的可能性,我也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實驗繼續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某天,我的辦公室門被推開。一個人長驅直入。我沒看錯,正是「地下流星」的總負責人。

「你怕不是瘋了,不要命了嗎!這個計劃相當危險,一旦出了問題,就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就像『流星六號』任務的楊華淡,她一直沒有回來…」「地下流星」計劃的總負責人將一沓沓文件摔在辦公桌上,聲嘶力竭的吼着。

楊華淡,不僅是一位英勇的戰士,敢於為超理獻身的英雄,同時也是他一位生死兄弟,也是「黑暗引力」負責人的愛人。

「從我決定開展這個計劃起,我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冷冷的答道。

淬火之時

又是一個春秋。在經歷了痛苦與煎熬後,我們的研發工作進入到計劃的第三步。是的,我們成功地解決了氘核的衰變,使得「尖刀計劃」得以順利實施。不過,為了這個光榮的理想,目前為止,氯星研發團隊損失了15名超理學家。

在第三步,我們需要不斷調整氘核的落點,核算每一組數據,才能保證「刀鋒」準確無誤地刺入敵人的胸膛。複雜艱苦的核算工作進行了三個月。期間,我們反覆推翻了無數觀點,最後得出了一組極為準確的數字。然而,命運和我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在正式調整落點時,我們的一位重要專家被氘核擊中,當場身亡。本已經疲憊不堪,飽經折磨的研發團隊再次陷入低谷。這位專家是物理方面的泰斗,失去了這位教授,我們的工作進展變得緩慢不堪。

於是我終日苦思冥想,終日泡在書房裏。在一個夏夜,楊花檀,我的愛人,同樣是碳星王國的女王,身着一件白色長紗裙,正在室內安靜地彈奏鋼琴。看到如此靜美的氣氛,我不忍打攪她——碳星最近有許多政務,夜以繼日的工作使得她常常吐血,還是讓她放鬆一下吧。

她見我從書房拖着沉重的腳步走出,便讓我去睡一覺再做理會。我剛要開口,便感到身體變得異常沉重,然後眼前一片黑暗……

再次醒來,已經是在醫院的病床上。旁邊的妻子早已哭的失聲——我已經昏迷不醒十五天,醫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我掙扎着坐起:「讓我出去,我還要繼續…」卻未能如願。在住院半年後,我再度回到工作崗位上。

可喜的是,我們的項目已經進入第四部分,即將要竣工了。同志們載歌載舞,歡慶我的回歸。在兩年的不懈奮鬥後,「刀鋒」終於完成了全部工作。我們的利刃,終於百鍊成鋼。

折戟沉沙

可惜,即使我們如此努力,上天仍然沒有眷顧我們。「刀鋒計劃」在完成後,事故不斷。

在竣工後1年,接連發生三次大爆炸,使得塩科星表面變成一片火海。

又過了5年後,隧道中部斷裂,塩科星的大量熔岩噴出,使塩科星的文明毀於一旦。

迫於巨大壓力,我們最終只得停止研究。按照相關規定,這條隧道將被永久封閉。

不甘心的我,決定留守這條隧道。在封閉隧道的前一天,各位為我舉行了告別儀式。

塩科大炮

  1. 現實中晴華理是晴華納之兄,也是氰星國務委員會的四名成員之一,但確實主要負責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