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GSC.yc.1275/储存内容

imported>GSC.yc.12752022年7月12日 (二) 23:1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本页面用于储存内容&为了防止被意外破坏

平宇S1~S3是三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属于同一平宇区的同一辅助平宇区

平宇S1 编辑

平宇S1是GSC(X)组织联盟的基础平宇(有人认为平宇S6为基础平宇,这里采用多数的想法),该平宇有六维,GSC(X)组织联盟常组同时位于三维和六维空间。

平宇S1和S6疑似为伴生平宇,相似度很高,在平宇S1也有地球太阳系,组成也比较相似,但是这里是GSC(X)组织联盟的主要工作地(历史原因)。

平宇S1是重实抑科平行宇宙,实等是第一平宇区中的最高平宇,但是科等很低(除GSC(X)组织联盟外),地球的平均科等完全性低于平宇S6的地球,发展水平小于0.5,但是实等已经超过了当前平宇的基础Max等级,最高超过了+20,和平宇S3相似。

在平宇S1也有锑星和其他星系,同样位于银河系部分,相似度很高。

由于该平宇为六维空间,但是一般也可以稳定存在于三维空间,造成该平宇的性质极为特殊,三维空间相对比较正常,但是可以完成一些很反科学的事情,因为在平宇S1中三维和六维可以非常方便的互相交流。

在平宇S1的六维空间下,所有复数均为实际存在的数,所以所有复数元素都可以在平宇S1存在(例如√2、πe、1+i、i-7√5、2+√5i、√7+π、4-e、2√5e-√πi号元素),但是实部或者虚部大于118时将无法稳定存在,纯虚数的元素的硬度密度和熔沸点都很特殊,和实数完全不同,处于共轭复数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复数周期元素中的虚数元素在到达低于六维空间下(一般是其他平行宇宙)会快速衰变,变成该元素的,然后放射出复数子,变为其最大整数,其中复数子暗物质比较相似,但是在六维空间是可见的。

复数元素的的化学键比相似,作用力分为虚部作用力和实部作用力,同时存在,互相不干扰。虚数元素具有特殊的性质,完全不符合牛顿三大定律,但是都比较符合GSC(X)的三大定律,这就比较奇怪。

平宇S1不存在永动机(至少没有发现),一般的解释就是源代码反永动机论。平宇S1的源代码技术发展非常快,可以利用源代码干一些奇怪的反科学事件,或者用于支持战争,这就是GSC(X)组织联盟发展源代码的根本原因。

平宇S1中存在最高维度十五维空间,在这里所有低维度下不可见的物质都完全变成了实体,GSC(X)组织联盟也在G-E战争中曾经到达过十五维空间,后来G-12战争中也有巨大的作用。

正常的平行宇宙穿越是无法达到平宇S1的六维空间,只能达到三维空间,一般的主位置都是地球,这就是GSC(X)组织联盟位于太阳系的原因。

平宇S1的基础学科是数学超理学在平宇S1不受到重视,这导致平宇S1的锑星并不出名,反而地球出名(虽然才0.5)。

特殊的,GSC(X)组织联盟确非常重视科学超理学,因为GSC(X)组织联盟来自平宇S6,所以GSC(X)组织联盟是平宇S1科等最高的组织,远远超过其他组织,实等也是平宇最强。

平宇S1为GSC(X)组织联盟的统治区,因为实力的绝对碾压,导致出现了几次GSC(X)组织联盟的部分人员借助组织的力量干坏事导致严重破坏确没有对产生任何影响。

后来GSC(X)组织联盟的最高控制组织为宇和联组,就开始快速整治改这个现象。

平宇S1是G-12战争的主战场,前10场战争主战场均为于平宇S1(第11场位于平宇S2)但是受到的破坏不严重,因为GSC(X)组织联盟可以完全控制平宇S1,平宇S12很难攻破。

由于平宇S1是GSC(X)组织联盟基础平宇,所以但部分数据的参考均为平宇S1,如基础Max等级、科等、实等、基础时间和编号等,除非数据标记了其他的参考平宇否则默认为平宇S1。

在平宇S1的主要星球为实数星球,也有虚数星球(主要是纯虚数),但是GSC(X)组织联盟的大部分建筑(或飞船)基本由虚数周期元素构成,导致无法穿越到其他平行宇宙,所以也有部分实数星球或纯虚数飞船(或星球)用于支持在平行宇宙之间的穿越行为,也有专门的接收其他平宇的飞船的地方。

GSC(X)组织联盟后来还在平宇S1修建了专门的穿越工作站。

平宇S2 编辑

平宇S2和平宇S1是近连性平宇,穿越非常方便,这是因为运行轨道比较特殊,有时会发生平宇重叠,这导致几乎所有GSC(X)组织联盟人员都到过平宇S2,所以平宇S2也是完全公认的平宇。

平宇S2也是重实抑科的平宇,但是实等完全没有平宇S1高,反而差了很多,最高只到了+4。平宇S2只有三维空间,没有六维空间,这在近连性平宇之间比较奇怪。

平宇S2中可以存在超级巨大的行星,而不会聚变成恒星,大小和平宇S1的最大恒星都大,反而平宇S2中的恒星比较小,会绕着行星旋转。平宇S2不存在虚数元素,只存在正整数元素,但是大小却完全性不限,因为平宇S2的作用力都比较强,可以支持体积较大的原子核的稳定存在。

平宇S2中没有地球锑星也没有平宇S6中的其他行星,因为太小了,无法稳定存在,会聚变成恒星。

由于平宇S2的作用强导致穿越者都会不适应,甚至无法长时间居住,这可能是平宇S2不是G-12的主战场的原因。

平宇S2具有多条时间线,多条时间线可以同时稳定存在,所有在平宇S2中时间穿越非常容易,GSC(X)组织联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穿越行为大多移动到平宇S2,后来认为这样还是非常复杂,又利用此原理设计了时空时穿越法

平宇S2是GSC(X)组织联盟的辅助平宇,GSC(X)组织联盟在平宇S2的实力非常强,可以完全控制整个平宇(本来就不高),所以也出现了和平宇S1一样的滥用组织力量的事情,目前需要等待平宇S1解决后在处理平宇S2。

平宇S2是G-12战争第11场战争的战场,但是应该不会是之后战争的主战场,因为这可能平宇S12想搞偷袭(第十场未结束),但是这也是GSC(X)组织联盟需要考虑的。

平行宇宙保护计划的部分实验均位于平宇S2,测试也位于平宇S2,所以这段时间内无法穿越到平宇S2,这不是因为平行宇宙已经封锁完成,而是GSC(X)组织联盟为了防止实验出错时对穿越者或者飞船造成严重时间干扰或者对破坏。

平宇S3 编辑

平宇S3是一个特殊的平宇,虽然在同一辅助平宇区,但是平行宇宙穿越干扰依然较强,这是因为平宇S3的运行轨道距离平宇S1和平宇S2相对非常远,一般需要至少达到光速的一百倍才能穿越过这段空区域。

由于这个原因,进入平宇S3非常复杂,导致最近GSC(X)组织联盟才成功进入,而且只进入了几个人,虽然后来技术发展,已经有很多人员都已经进入过平宇S3,但是因为GSC(X)组织联盟中人员过多,依然大部分没有进入该平宇,这导致平宇S3的认可度很低。

在平宇S1的部分组织都是反对平宇S3,所以相关组织无法认可该平行宇宙,所以GSC(X)组织联盟没有对外声称该平行宇宙,这样就更多非GSC(X)组织联盟人员就都不知道该平行宇宙,所以知名度很低,在除了平宇S1和S2之外的人员几乎不知道。

平宇S3处于亚六维空间,一般都是三维空间,只有在平宇S1中六维空间强行进入性穿越才能进入。这个六维空间和平宇S1的六维空间基本相同,这样就方便在平宇S1和平宇S3中传递六维物质(例如虚数周期元素)。

平宇S3的科等和实等都很高,实等最高已经+24,科等和GSC(X)组织联盟基本相等,以至于GSC(X)组织联盟在平宇S3不是最强组织(还有一个原因是时间太短),也就不存在滥用权力的现象。

平宇S3中的行星和恒星和平宇S6形似,极少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恒星绕着行星旋转的现象,这可能是六维空间的部分干扰。

平宇S3的团结指数非常高,这在第一平宇区都是最高的一个平宇,以至于GSC(X)组织联盟的较高团结指数在平宇S3都不值得一提,这很神奇,可能是因为平宇S3经常有大型战争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源代码的原因,GSC(X)组织联盟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

平宇S3在G-12战争中一直处于辅助战争,在进攻其他平行宇宙是常伴随进攻平宇S3,因为平宇S12和平宇S3的基础Max等级几乎相等,所以也没有对平宇S3造成毁灭性打击。






永动机是一种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或者只需要一个初始能量就可以永远做功的机器,但是在地球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理论 编辑

初级理论 编辑

长期以来,一直都没有人能成功制成永动机,地球人提出了热力学三大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快就被锑星人给推翻了,锑星人于是通过各种字母守恒定律的反应来制取永动机,结果发现了该能量来自锑场能,直到GSC(X)组织联盟到达锑宙时提出了源代码反永动机论,于是很快利用源代码证明了在平宇S1~S9中是不能产生永动机的,只有在平宇S10~S14才可以,暂时解决了关于永动机无法制成的问题,可是部分锑星人仍然继续尝试制作,直到公元后2000年确认发现了一种永动机,虽然一直没有办法进行大型和批量生产该永动机,但是任何相关组织和个人至今都没有发现该永动机的能量来源,于是源代码反永动机论就被推翻了,部分组织根据该实验现象重新研究源代码的相关内容,于是产生了很大争议,主要是关于解读在源代码中(001000011110101111100010101110000101010010001000001111110110010)这段代码区段(源代码中每64位为一区段)产生了不同解读,一般认为这是永动机不存在的的基础代码,但是有人认为这是一段压缩储存的加密代码(因为前后面都有储存提示符)。

高级理论 编辑

无论如何,任何靠谱的理论都认为在反引力区正引力区都可以存在永动机,于是反引力学研究第一集团GSC(X)组织联盟的支持下开始研究,首先证明了源代码反永动机论只是使用于正常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物质,成功解决了公元后2000年发现的永动机的原理,认为该源代码区段是对于正常物质的编码,而不是全部物质,于是开始研究利用反引力学制造永动机。

种类 编辑

质中互化永动机 编辑

主条目:质中互化

利用在锑场质子中子的互相衰变都能释放能量这一事实制作永动机是可行的。不过由于中子衰变过快,无法大量制取,所以这个循环必须从质子开始。而因为质子之间带有强大的斥力,所以难以聚集,并且质子衰变很慢,所以在质子阶段放出的能量也很少,因此无法大量使用。

最终,伟大的超理学家赵明毅想到了一种办法:可以利用万能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加快质子衰变,同时用它的催化作用减慢中子衰变,于是[[赵明毅]经过一个月的研究,他宣布:永动机被制作出来了!

但是,后来杨启彪发现赵明毅的计算有大量误差,导致这个永动机实际上不会“永动”。赵明毅确认了这一说法后,撤回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杨启彪雷绍武指出利用质中互化制作永动机确实是可行的。

后来GSC的部分人员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发现该永动机实际上是利用的锑场能

反引力学永动机 编辑

反引力学研究第一集团在研究超级催化剂时,发现释放出的能量巨大,而且物质几乎没有改变,所以决定从这里开始研究,发现主要的变化物质是反引力态的f-H100转化为质子气态的f-H100,只要利用自动技术使质子气态的f-H100迅速降温至-120K(注意是开尔文)就可以实现。

但是,f-H100在-210K(注意是开尔文)下会发生反引力核聚变,导致消耗,而且利用常规的方式(反引力物质聚合形成反引力星球)完全无法控制温度(因为没有超低温温度计),于是长时间没有成功。公元2020年(GSC基础时间120年),超理继承者271号在研究GSC(X)组织联盟发现的新元素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就是超盐酸的反应的吸放热既然是随温度变化,而且平衡温度位于-165K(注意是开尔文),于是通知GSC.yc.1275一起来实验。

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成功将反引力学永动机制成了第一版,但是发电效果相对较差(本来产生的能量就不多),于是进行改进,添加可以使反应降速的物质(反向元素的化合物),在艰苦努力下,反引力学自动化永动机完成,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发电量较大,为锑宙做出了巨大贡献。

圆周率永动机 编辑

圆周率永动机,又称π永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圆周率场和计算器,在玻璃上产生π的所有位数。因为π的位数是无穷大,所以这些数字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将玻璃放在火中,用来写数字的墨水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然后作为燃料而燃烧,从而一直提供能量。类似的还有e永动机等,但这类永动机必须以超越数为基础,普通的无理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不行。

69永动机 编辑

69永动机是最简单但是相对低效的一种永动机,结构见图1。

 

黄油猫永动机 编辑

黄油猫悖论,又叫黄油猫理论,英文Buttered Cat Theory,把两种民间常识合成一个悖论,内容为:

  1. 猫在半空中跳下后永远用脚着陆。
  2. 依据墨菲定律(事情如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总会发生),如果将一片涂有黄油的面包片抛到半空,永远将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

这个悖论的问题在于,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让猫从半空中跳下。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永远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同样,黄油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于是,猫会在空中一直旋转,利用这些能量就可以制做所谓的“黄油猫永动机”。如果无法理解,可以参见图2。

 

有人认为黄油猫永动机的能源为储存在黄油中的黏糊势能(污染熵)和猫所携带的猫控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