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GSC.yc.1275/儲存內容

本頁面用於儲存內容&為了防止被意外破壞

平宇S1~S3是三個不同的平行宇宙,屬於同一平宇區的同一輔助平宇區

平宇S1 編輯

平宇S1是GSC(X)組織聯盟的基礎平宇(有人認為平宇S6為基礎平宇,這裡採用多數的想法),該平宇有六維,GSC(X)組織聯盟常組同時位於三維和六維空間。

平宇S1和S6疑似為伴生平宇,相似度很高,在平宇S1也有地球太陽系,組成也比較相似,但是這裡是GSC(X)組織聯盟的主要工作地(歷史原因)。

平宇S1是重實抑科平行宇宙,實等是第一平宇區中的最高平宇,但是科等很低(除GSC(X)組織聯盟外),地球的平均科等完全性低於平宇S6的地球,發展水平小於0.5,但是實等已經超過了當前平宇的基礎Max等級,最高超過了+20,和平宇S3相似。

在平宇S1也有銻星和其他星系,同樣位於銀河系部分,相似度很高。

由於該平宇為六維空間,但是一般也可以穩定存在於三維空間,造成該平宇的性質極為特殊,三維空間相對比較正常,但是可以完成一些很反科學的事情,因為在平宇S1中三維和六維可以非常方便的互相交流。

在平宇S1的六維空間下,所有複數均為實際存在的數,所以所有複數元素都可以在平宇S1存在(例如√2、πe、1+i、i-7√5、2+√5i、√7+π、4-e、2√5e-√πi號元素),但是實部或者虛部大於118時將無法穩定存在,純虛數的元素的硬度密度和熔沸點都很特殊,和實數完全不同,處於共軛複數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

複數周期元素中的虛數元素在到達低於六維空間下(一般是其他平行宇宙)會快速衰變,變成該元素的,然後放射出複數子,變為其最大整數,其中複數子暗物質比較相似,但是在六維空間是可見的。

複數元素的的化學鍵比相似,作用力分為虛部作用力和實部作用力,同時存在,互相不干擾。虛數元素具有特殊的性質,完全不符合牛頓三大定律,但是都比較符合GSC(X)的三大定律,這就比較奇怪。

平宇S1不存在永動機(至少沒有發現),一般的解釋就是源代碼反永動機論。平宇S1的源代碼技術發展非常快,可以利用源代碼干一些奇怪的反科學事件,或者用於支持戰爭,這就是GSC(X)組織聯盟發展源代碼的根本原因。

平宇S1中存在最高維度十五維空間,在這裡所有低維度下不可見的物質都完全變成了實體,GSC(X)組織聯盟也在G-E戰爭中曾經到達過十五維空間,後來G-12戰爭中也有巨大的作用。

正常的平行宇宙穿越是無法達到平宇S1的六維空間,只能達到三維空間,一般的主位置都是地球,這就是GSC(X)組織聯盟位於太陽系的原因。

平宇S1的基礎學科是數學超理學在平宇S1不受到重視,這導致平宇S1的銻星並不出名,反而地球出名(雖然才0.5)。

特殊的,GSC(X)組織聯盟確非常重視科學超理學,因為GSC(X)組織聯盟來自平宇S6,所以GSC(X)組織聯盟是平宇S1科等最高的組織,遠遠超過其他組織,實等也是平宇最強。

平宇S1為GSC(X)組織聯盟的統治區,因為實力的絕對碾壓,導致出現了幾次GSC(X)組織聯盟的部分人員藉助組織的力量幹壞事導致嚴重破壞確沒有對產生任何影響。

後來GSC(X)組織聯盟的最高控制組織為宇和聯組,就開始快速整治改這個現象。

平宇S1是G-12戰爭的主戰場,前10場戰爭主戰場均為於平宇S1(第11場位於平宇S2)但是受到的破壞不嚴重,因為GSC(X)組織聯盟可以完全控制平宇S1,平宇S12很難攻破。

由於平宇S1是GSC(X)組織聯盟基礎平宇,所以但部分數據的參考均為平宇S1,如基礎Max等級、科等、實等、基礎時間和編號等,除非數據標記了其他的參考平宇否則默認為平宇S1。

在平宇S1的主要星球為實數星球,也有虛數星球(主要是純虛數),但是GSC(X)組織聯盟的大部分建築(或飛船)基本由虛數周期元素構成,導致無法穿越到其他平行宇宙,所以也有部分實數星球或純虛數飛船(或星球)用於支持在平行宇宙之間的穿越行為,也有專門的接收其他平宇的飛船的地方。

GSC(X)組織聯盟後來還在平宇S1修建了專門的穿越工作站。

平宇S2 編輯

平宇S2和平宇S1是近連性平宇,穿越非常方便,這是因為運行軌道比較特殊,有時會發生平宇重疊,這導致幾乎所有GSC(X)組織聯盟人員都到過平宇S2,所以平宇S2也是完全公認的平宇。

平宇S2也是重實抑科的平宇,但是實等完全沒有平宇S1高,反而差了很多,最高只到了+4。平宇S2隻有三維空間,沒有六維空間,這在近連性平宇之間比較奇怪。

平宇S2中可以存在超級巨大的行星,而不會聚變成恆星,大小和平宇S1的最大恆星都大,反而平宇S2中的恆星比較小,會繞着行星旋轉。平宇S2不存在虛數元素,只存在正整數元素,但是大小卻完全性不限,因為平宇S2的作用力都比較強,可以支持體積較大的原子核的穩定存在。

平宇S2中沒有地球銻星也沒有平宇S6中的其他行星,因為太小了,無法穩定存在,會聚變成恆星。

由於平宇S2的作用強導致穿越者都會不適應,甚至無法長時間居住,這可能是平宇S2不是G-12的主戰場的原因。

平宇S2具有多條時間線,多條時間線可以同時穩定存在,所有在平宇S2中時間穿越非常容易,GSC(X)組織聯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穿越行為大多移動到平宇S2,後來認為這樣還是非常複雜,又利用此原理設計了時空時穿越法

平宇S2是GSC(X)組織聯盟的輔助平宇,GSC(X)組織聯盟在平宇S2的實力非常強,可以完全控制整個平宇(本來就不高),所以也出現了和平宇S1一樣的濫用組織力量的事情,目前需要等待平宇S1解決後在處理平宇S2。

平宇S2是G-12戰爭第11場戰爭的戰場,但是應該不會是之後戰爭的主戰場,因為這可能平宇S12想搞偷襲(第十場未結束),但是這也是GSC(X)組織聯盟需要考慮的。

平行宇宙保護計劃的部分實驗均位於平宇S2,測試也位於平宇S2,所以這段時間內無法穿越到平宇S2,這不是因為平行宇宙已經封鎖完成,而是GSC(X)組織聯盟為了防止實驗出錯時對穿越者或者飛船造成嚴重時間干擾或者對破壞。

平宇S3 編輯

平宇S3是一個特殊的平宇,雖然在同一輔助平宇區,但是平行宇宙穿越干擾依然較強,這是因為平宇S3的運行軌道距離平宇S1和平宇S2相對非常遠,一般需要至少達到光速的一百倍才能穿越過這段空區域。

由於這個原因,進入平宇S3非常複雜,導致最近GSC(X)組織聯盟才成功進入,而且只進入了幾個人,雖然後來技術發展,已經有很多人員都已經進入過平宇S3,但是因為GSC(X)組織聯盟中人員過多,依然大部分沒有進入該平宇,這導致平宇S3的認可度很低。

在平宇S1的部分組織都是反對平宇S3,所以相關組織無法認可該平行宇宙,所以GSC(X)組織聯盟沒有對外聲稱該平行宇宙,這樣就更多非GSC(X)組織聯盟人員就都不知道該平行宇宙,所以知名度很低,在除了平宇S1和S2之外的人員幾乎不知道。

平宇S3處於亞六維空間,一般都是三維空間,只有在平宇S1中六維空間強行進入性穿越才能進入。這個六維空間和平宇S1的六維空間基本相同,這樣就方便在平宇S1和平宇S3中傳遞六維物質(例如虛數周期元素)。

平宇S3的科等和實等都很高,實等最高已經+24,科等和GSC(X)組織聯盟基本相等,以至於GSC(X)組織聯盟在平宇S3不是最強組織(還有一個原因是時間太短),也就不存在濫用權力的現象。

平宇S3中的行星和恆星和平宇S6形似,極少情況下也可以出現恆星繞着行星旋轉的現象,這可能是六維空間的部分干擾。

平宇S3的團結指數非常高,這在第一平宇區都是最高的一個平宇,以至於GSC(X)組織聯盟的較高團結指數在平宇S3都不值得一提,這很神奇,可能是因為平宇S3經常有大型戰爭的緣故,也有可能是源代碼的原因,GSC(X)組織聯盟已經在研究這個問題,但是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

平宇S3在G-12戰爭中一直處於輔助戰爭,在進攻其他平行宇宙是常伴隨進攻平宇S3,因為平宇S12和平宇S3的基礎Max等級幾乎相等,所以也沒有對平宇S3造成毀滅性打擊。






永動機是一種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或者只需要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做功的機器,但是在地球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理論 編輯

初級理論 編輯

長期以來,一直都沒有人能成功製成永動機,地球人提出了熱力學三大定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很快就被銻星人給推翻了,銻星人於是通過各種字母守恆定律的反應來製取永動機,結果發現了該能量來自銻場能,直到GSC(X)組織聯盟到達銻宙時提出了源代碼反永動機論,於是很快利用源代碼證明了在平宇S1~S9中是不能產生永動機的,只有在平宇S10~S14才可以,暫時解決了關於永動機無法製成的問題,可是部分銻星人仍然繼續嘗試製作,直到公元後2000年確認發現了一種永動機,雖然一直沒有辦法進行大型和批量生產該永動機,但是任何相關組織和個人至今都沒有發現該永動機的能量來源,於是源代碼反永動機論就被推翻了,部分組織根據該實驗現象重新研究源代碼的相關內容,於是產生了很大爭議,主要是關於解讀在源代碼中(001000011110101111100010101110000101010010001000001111110110010)這段代碼區段(源代碼中每64位為一區段)產生了不同解讀,一般認為這是永動機不存在的的基礎代碼,但是有人認為這是一段壓縮儲存的加密代碼(因為前後面都有儲存提示符)。

高級理論 編輯

無論如何,任何靠譜的理論都認為在反引力區正引力區都可以存在永動機,於是反引力學研究第一集團GSC(X)組織聯盟的支持下開始研究,首先證明了源代碼反永動機論只是使用於正常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物質,成功解決了公元後2000年發現的永動機的原理,認為該源代碼區段是對於正常物質的編碼,而不是全部物質,於是開始研究利用反引力學製造永動機。

種類 編輯

質中互化永動機 編輯

主條目:質中互化

利用在銻場質子中子的互相衰變都能釋放能量這一事實製作永動機是可行的。不過由於中子衰變過快,無法大量製取,所以這個循環必須從質子開始。而因為質子之間帶有強大的斥力,所以難以聚集,並且質子衰變很慢,所以在質子階段放出的能量也很少,因此無法大量使用。

最終,偉大的超理學家趙明毅想到了一種辦法:可以利用萬能催化劑的催化作用加快質子衰變,同時用它的催化作用減慢中子衰變,於是[[趙明毅]經過一個月的研究,他宣布:永動機被製作出來了!

但是,後來楊啟彪發現趙明毅的計算有大量誤差,導致這個永動機實際上不會「永動」。趙明毅確認了這一說法後,撤回了這一研究成果。同時,楊啟彪雷紹武指出利用質中互化製作永動機確實是可行的。

後來GSC的部分人員進行了持續的研究,發現該永動機實際上是利用的銻場能

反引力學永動機 編輯

反引力學研究第一集團在研究超級催化劑時,發現釋放出的能量巨大,而且物質幾乎沒有改變,所以決定從這裡開始研究,發現主要的變化物質是反引力態的f-H100轉化為質子氣態的f-H100,只要利用自動技術使質子氣態的f-H100迅速降溫至-120K(注意是開爾文)就可以實現。

但是,f-H100在-210K(注意是開爾文)下會發生反引力核聚變,導致消耗,而且利用常規的方式(反引力物質聚合形成反引力星球)完全無法控制溫度(因為沒有超低溫溫度計),於是長時間沒有成功。公元2020年(GSC基礎時間120年),超理繼承者271號在研究GSC(X)組織聯盟發現的新元素時發現了一種特殊現象,就是超鹽酸的反應的吸放熱既然是隨溫度變化,而且平衡溫度位於-165K(注意是開爾文),於是通知GSC.yc.1275一起來實驗。

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成功將反引力學永動機製成了第一版,但是發電效果相對較差(本來產生的能量就不多),於是進行改進,添加可以使反應降速的物質(反向元素的化合物),在艱苦努力下,反引力學自動化永動機完成,雖然體積較小,但是發電量較大,為銻宙做出了巨大貢獻。

圓周率永動機 編輯

圓周率永動機,又稱π永動機。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圓周率場和計算器,在玻璃上產生π的所有位數。因為π的位數是無窮大,所以這些數字會源源不斷地產生。

將玻璃放在火中,用來寫數字的墨水會源源不斷地產生,然後作為燃料而燃燒,從而一直提供能量。類似的還有e永動機等,但這類永動機必須以超越數為基礎,普通的無理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不行。

69永動機 編輯

69永動機是最簡單但是相對低效的一種永動機,結構見圖1。

 

黃油貓永動機 編輯

黃油貓悖論,又叫黃油貓理論,英文Buttered Cat Theory,把兩種民間常識合成一個悖論,內容為:

  1. 貓在半空中跳下後永遠用腳着陸。
  2. 依據墨菲定律(事情如有變壞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總會發生),如果將一片塗有黃油的麵包片拋到半空,永遠將是塗上黃油的一面落地。

這個悖論的問題在於,把黃油吐司沒有塗上黃油的一面黏着貓的背部,讓貓從半空中跳下。依照以上兩條定律,貓永遠無法用腳着陸,因為黃油吐司永遠在塗上黃油的一面落地;同樣,黃油吐司塗上黃油的一面無法落地,因為貓永遠用腳着陸。於是,貓會在空中一直旋轉,利用這些能量就可以製做所謂的「黃油貓永動機」。如果無法理解,可以參見圖2。

 

有人認為黃油貓永動機的能源為儲存在黃油中的黏糊勢能(污染熵)和貓所攜帶的貓控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