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氧化二碳

出自锑星百科

化合物[編輯]

為了照顧那些患有腦銻,怎麼也考不上銻星大學的地球人,銻度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三氧化二碳


性質[編輯]

三氧化二碳,別名草酸酐、無水草酸,化學式C2O3,結構簡式為CO-CO2。其中,第一個碳為+2,第二個碳為+4。室溫下是揮發性無色液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在23~24攝氏度緩慢汽化,生成C2O3氣體。氣態三氧化二碳極易燃,燃燒發出黑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這種液體溶於水生成草酸,是有機強酸。當把它降溫為固體,會有大量白色煙氣溢出,這是因為三氧化二碳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由於強腐蝕性和刺激性,這種物質需要密封保存。三氧化二碳的製取過程簡單,主要有草酸脫水法和碳氧高壓法。後者產量更高,因此實驗室的工廠都使用碳氧高壓法製取。將CO2、CO輸入高壓反應爐,加入二氧化鍀催化,即可有穩定的C2O3輸出。

學齡[編輯]

銻星小學二年級《有機》課本「碳」一章,就有大量關於碳的氧化物的知識。其中有對三氧化二碳的詳細研究,更高的學齡也有更深入的研究。

分子結構圖[編輯]

File:C2O3.jpg

常見反應[編輯]

  • CO + CO2 = C2O3 (HiPressure)(TcO2)
  • C2O3 = CO↑ + CO2↑
  • 2C2O3 + O2 = 4CO2(Ignite)
  • C2O3 + H2O = H2C2O4
  • H2C2O4 + P2O5 = 2HPO3 + C2O3↑

用途[編輯]

  • 製取草酸
  • 點燃
  • 研究無水酸
  • 製作化學武器

製取[編輯]

  1. CO + CO2 = C2O3 (HiPressure)(TcO2) 碳氧高壓法
  2. H2C2O4 + P2O5 = 2HPO3 + C2O3↑ 草酸脫水法

發現歷史[編輯]

1883年利用草酸脫水製取

1890年開始利用高壓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