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達爾教
汪達爾教(鷹語:Vandalism),又稱破壞教,是一種廣泛見於銻星、銻星百科星、維基百科星等星球以及猴星的擬猴人群體乃至整個泛銻宙的宗教,起源於錯星,該宗教以傳播真理,超度藝術品、文物古蹟等進入世界為主要教義。其信仰者由對銻星基礎建設做出過貢獻的超理學家和基礎建設工作者組成。
汪達爾教是銻星基建協會的思想指導教派。
發展歷程 編輯
教派興起 編輯
公元3世紀初,錯星實行奴隸制。被壓迫的廣大人民在數百年的忍辱負重中,逐漸衍生出了一個以暴力革命和反壓迫鬥爭為指導綱要的宗教——汪達爾-阿蘭教(鷹語:Vandal-alanism),也就是現在的汪達爾教的前身。
汪達爾-阿蘭教起初為進步的,劃時代性的宗教里程碑,但在兩位高級教徒(後來的主神)引導下,該宗教逐漸以超度萬事萬物為教派主要目的,就形成了如今的汪達爾教。
而阿蘭教在多年的活動中,開始崇尚暴力,認為不應該設置任何規則,維護任何秩序,以此為目標開始大肆活動。這兩大宗教派別在錯星互相爭鬥,彼此衝突不斷,標誌著原教派正式分裂。
5世紀末,汪達爾教吞併阿蘭教,教派重新統一。少數阿蘭教徒成立了德斯特萊教(也稱作新阿蘭教)與之對抗。
入侵銻宙 編輯
12世紀,汪達爾教在銻宙廣泛傳播。後來,一群被逐出錯星的汪達爾教徒在碳星的一部分領土上建立了汪達爾-阿蘭王國,定都羰基市,這也是碳星歷史上的第二個政權。王國在鼎盛時期幾乎占據整個碳星,在此期間甚至還吸引了銻星科學院院長、銻星百科星創世神Makecat先生入教,並在汪達爾教的維基百科星分部中擔任重要職務。
直到數十年後,帝國崩解,大部分錯星人回到故鄉。而留在碳星的一部分錯星人依然以汪達爾教和新阿蘭教為主要宗教,並且,汪達爾教徒認為其為阿蘭教的真正繼承者,因此自稱「阿蘭人(鷹語:Alanis)」。而新阿蘭教徒則自稱「德斯特萊人(鷹語:Destrois)」。
汪達爾-阿蘭教徒中,信奉汪達爾教的教徒和信奉阿蘭教的教徒再次互相爭鬥,混戰不休。碳星政府為了穩定局勢,於1921年在碳星北部建立了北汪達爾-阿蘭自治國和南汪達爾-德斯特萊自治國。
在汪達爾教擴張的過程中,缺鎝的鋰鹽紅髮現了汪達爾教的發展潛力,並開始利用汪達爾教來進行降智打擊。
七年動亂 編輯
2018年開始,汪達爾教徒出現在銻星、硫星、氧星等多顆星球,並大肆開展傳教活動。其中,發生在氯星的鹽科核爆危機是汪達爾教和其他星球之間矛盾尖銳化的集中體現。
時至今日,這些汪達爾教徒還活躍在泛銻宙各地。
神明 編輯
按照汪達爾教的教義,所有信奉汪達爾教的人都是汪達爾教的神明。因此以下只列舉出重要的或對銻宙影響較大的神明。
模因 編輯
汪達爾教被認為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有害模因。研究表明,汪達爾教存在多種傳播途徑,包括但不限於人人傳播(缺鎝的人更容易感染)、人畜傳播(由營銷耗傳染給人,或反之)、人機傳播(計算機中包含汪達爾模因的內容經網際網路傳染給人,或反之)。
據銻星駐碲球觀測站報道,汪達爾教在碲球上越來越常見,這表明了其對準智慧生物也有感染性和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