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銻星
《流浪銻星》[1],英文譯名為The Wandering Antimonia,銻星文原名為Des Ondrec Stibae,是由銻星歷史學家、超理小說家硫磁鋅編寫的一部歷史學著作。這部小說和他先前的作品《三銻》最大的不同在於,《流浪銻星》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而《三銻》有一定虛構成分。
故事內容[編輯]
2520年,超理學家得知了一個絕望的消息:銻星百科星將與更為龐大的維基百科星在不久的未來發生相撞。屆時,銻星百科星將支離破碎,或迎來愈發不幸的結局——徹底化為灰燼。銻星百科星上的超理學家為挽救超理文明,毅然決定放手一搏。生存或是死亡——這場大事件將會改變整個超理學界的命運。
伴隨着撞擊的迫近,銻星百科星的超理學家們逐漸分化為三派:其一是最為激進的一個——將銻星百科星60%的體積全部炸毀,減小星球的質量,最終改變星球慣性,使銻星百科星最終實現「急剎車」的「雷霆」計劃;其二是對銻星百科星進行小型運動干預,通過減速實現變相的「延緩時間」,在此期間維基百科星會按照其公轉軌道正常運行,直到離開預測的撞擊位置,從而使銻星百科星與維基百科星「擦肩而過」,成功「躲」過撞擊的命運的「燭龍」計劃;其三則是悲觀的「流浪」——用行星發動機攜帶銻星百科星離開原有位置,航向茫茫星河,最終成為銻洞的一顆行星的「愚公」計劃。
然而,造化弄人。前兩個計劃不久之後便被宣告了死刑。
——「雷霆」計劃是莽夫的行為。倘若草率地引爆銻星百科星,那銻星百科星上所有的珍貴文獻都會在爆炸中毀於一旦,而失去超理文化的銻星百科星又和毀滅有何區別。況且即使能夠保留文獻,目前的超理學界也沒有能力製造出如此龐大的炸彈。
——「燭龍」計劃雖然易於實行,但目光實在太過於短淺。成功躲過一次撞擊,不代表今後就會一勞永逸。只要銻星百科星仍然在原來的位置上,撞擊的陰影就永遠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般高懸在全超理學界之上。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用子孫後代的命運來一擲千金地做一場豪賭。
現在,終究只剩下「愚公」一個計劃,逃離維基百科星終已成定局。
然而,在「愚公」計劃即將實行之時,超理學界又產生了第二次分裂——撞擊即將來臨,人類已經失去了最初的豪情壯志,只懂得苟且偷生。一部分人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超理學界應該拋棄原有的一切,立刻乘飛船離開銻星百科星。而另一部分人則決定按原計劃行事——全超理學界即使不惜一切代價,也必須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偉大文化帶離險境。
漸漸的,兩派從最初的相互攻擊,逐漸演變至武裝衝突,乃至於到達最後的戰爭。寶貴的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人類為了沒有必要的事情,竟然選擇放棄大好的時機。等到超理學家們終於反應過來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碩大的維基百科星距離銻星百科星已經不足1/10光年。人類必須在五十年內啟動計劃,否則便再也來不及。千鈞一髮之際,超理學界罕見的上下一心,開始攜帶銻星百科星逃離。
自銻元二五二八年起,人類宣佈進入「流浪紀元」。
但是,由於逃離過程過於倉促,人類甚至沒有意識到一個淺顯的問題——那就是行星發動機的工作,會導致銻星百科星北極點附近的火山噴發。於是,在人類強制性「剎車」的影響下,北極火山爆發了。這次火山爆發持續了整整三十三年,雖然沒有造成任何文件破壞,但它所帶來的更重要的問題是致命的—。團結的人類因此再度走向分裂:
——原本備受支持的「愚公」計劃如今聲名狼藉;
——企圖放棄母星,乘飛船逃離的「風伯」計劃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大部分人甚至認為所謂「大撞擊」,不過是欺騙全超理學界的一場特大騙局,並決定啟動「羲和」計劃,重返銻星百科星原本的所在地。
最終,「羲和」派在銻元二五九一年發動了武裝暴亂,控制了銻星百科星的行星發動機。人類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刻。
- ↑ 標題中「銻星」實指銻星百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