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去隗
如要修改此條目,請以該人物的錯誤言論為批判和惡搞對象,不得直接對其進行人身攻擊。
王去隗(一作王去嵬),字為民[1]。銻星人,王存臻之弟。他是繼趙啟臻三元老以及雷紹武、張若水後又一位超理宗師級人物。堪稱改變銻宙的一系列理論之提出者。現任著名超理學家委員會委員之一,銻星科學院成員,同時是開國八大銻之一。王去隗還是硫酸鋅工作室的特邀教授,參與了多篇超理文獻的創作。
曾榮獲「彭化流」稱號,後主動放棄,現再度被提名。

基本資料 編輯
- 姓名:王去隗
- 性別:男
- 出生年月:1967年7月17日
- 籍貫:銻星
個人概述 編輯
地球歷1060年秋,緊隨兄長王存臻的足跡,王去隗出生於銻星。他自幼致力於觀察自然,並能夠提出一些異於常人的問題,並發表對事物事理獨到的見解;因此,他在很小時便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淵博的學識被保送進入銻星大學。在兄長進入銻星科學院後,不久他也順利進入銻星科學院工作。
進入銻星科學院後,孜孜不倦的王去隗投身超理學研究,並樂此不疲。王去隗一生發表過大量學術著作,然而由於王去隗生性淡泊,他和兄長王存臻一同拒絕了上百次挪杯兒獎的提名,因此這位超理學的一代宗師遭到埋沒。直到地球歷20世紀末,趙明毅大師授予王氏兄弟「彭化流」頭銜,他才改變了過去的做法。
他的成就極度廣泛,涵蓋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甚至於神學等各大基礎學科,其對銻宙的影響甚至超越了王存臻。其沒有最重大的成就,因為他的各大理論都對超理學發展影響深遠,如「銻宙行星演化論」、「無中生有論」、「王為民黑洞白洞論」等。其理論非常眾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三大銻宙顛覆理論 編輯
王為民黑洞和白洞理論 編輯
王為民的黑洞和白洞理論範圍廣,定理極為豐富,此處只列舉常見和容易理解的一部分:
真空量子漲落產生白洞 編輯
真空量子漲落產生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的證明:
證明:
用無量綱坐標算符
X=α+α⁺
和無量綱動量算符
P=-i(α-α⁺)
的數態表象證明,其中α⁺作用在右矢真空態|0>的結果為α⁺|0>=|1>,α⁺是王為民粒子白洞的右矢產生算符,相反,α|1>=|0>,α是王為民粒子白洞右矢的湮滅算符。反之,α⁺作用在左矢,比如<1|α⁺=<0|,則α⁺是左矢的湮滅算符,而α作用在左矢上,例如<0|α=<1|,α就變成了左矢的產生算符。
下面證明真空量子漲落產生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滿足無量綱坐標與無量綱動量的不確定關係
△X△P≥1
證明:
無量綱坐標在真空態的平均值為
<X>=<0|(α+α⁺)|0>=<0|α|0>+<0|α⁺|0>=0+0=0 <X²>=<0|(α+α⁺)(α+α⁺)|0>=<0|αα|0>+ <0|αα⁺|0> +<0|α⁺α|0>+ <0|α⁺α⁺|0>=0+1+0+0=1
於是(△X)²=<X²>-<X>²=1→△X=1
同理△P=1
所以△X△P≥1
這證明了真空量子漲落產生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符合量子力學不確定原理關係式。即真空量子漲落完全可以產生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
王為民粒子白洞永駐定理 編輯
為什麼王為民粒子白洞的能量取之不完,用之不竭?
根據經典力學,粒子的能量等於粒子的動能和勢能之和:
E=p²/2μ+U(x)
在白洞事件視界內部的勢壘中,正(反)粒子的真空零點能E<U(x),粒子的動能變為負數,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量子力學中,粒子的能量等式被算符的點函數取代了,即
E→i ℏ∂/∂t
p→-i ℏ▽
並且讓算符作用在波函數上,得到
i ℏ∂ψ/∂t=-(ℏ²/2 μ)▽²ψ+U(x)ψ
由於坐標算符x^與動量算符p^不對易,即對易子
[x^,p^]=x^p^-p^x^=i ℏ≠0
所以,海森堡不確定關係
(△x)²的平均值×(△p)²的平均值≥ ℏ²/4
所以與坐標算符x^相關的勢能U(x)算符與動能算符(p^)²/2μ也不能相互對易,不能在一個點或局部區域同時確定,
所以,量子力學的粒子能量波動方程
i ℏ∂ψ/∂t=-(ℏ²/2 μ)▽²ψ+U(x)ψ
被說成在一個點或局部區域粒子的能量等於動能和勢能之和是沒有意義的,而應該理解為粒子在整個整體區域在的平均能量等於平均動量和平均勢能之和。
經典力學粒子能量等於動能與粒子勢能之和
E=p²/2μ+U(x),並且在粒子能量E<勢能U(x)時,
這個等式是不成立的,因為粒子的動能是一個平方數,只能為正,不可能是負數。
但是,按照量子力學,將這個等式算符化之後,卻是可以成立的。
真空量子漲落產生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由於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事件視界內部相互排斥,所以不能相互湮滅,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便成為真空中的第一對實物粒子。觀測者以正王為民粒子白洞觀測,正王為民粒子白洞事件視界內部新的量子漲落產生的正反粒子子,其能量的平均值通過隧道效應,來自正王為民粒子白洞事件視界內部和外部(正反宇宙)的整個真空能量的平均值,可見,王為民粒子白洞能夠有每秒輻射5萬個太陽質量的能量的功率,完全依靠事件視界內外波函數的能量,保持整體能量守恆,而不是勢壘內部局部的能量守恆。
這個道理和黑洞的霍金輻射情況剛好相反,黑洞事件視界外面的真空量子漲落產生的正反粒子中的一個掉進黑洞事件視界內部,另一個沒有掉進入的粒子或反粒子輻射出來,這個輻射的真空零點能能量被波函數平均到黑洞內部去了,能量守恆定律的平均值公式守恆仍然成立,結果導致黑洞能量減少,黑洞質量越來越小,即所謂的黑洞蒸發。
在王為民粒子白洞事件視界內部高勢壘的地方通過隧道效應,分別把正反粒子輻射到克魯斯卡爾坐標系第一和第三片區形成正反宇宙,這個能量來源就是正王為民粒子白洞事件視界內外的能量,正王為民粒子白洞的作用就是把正反粒子分別篩選到克魯斯卡爾坐標系第一和第三片區分別形成正反宇宙,而保持整體能量平均值守恆。
黑洞半徑恆等定理 編輯
經典力學的黑洞半徑和廣義相對論黑洞半徑相同:
理論力學中的牛頓等效引力勢(相當於重力勢)V=-GM/r+L²/2r²,要使物體離開黑洞的速度達到光速c,就必須使重力勢能等於零,即 GM/r=L²/2r²,這裡L=rv是單位質量的物體的角動量,當速度v=c時,有黑洞半徑r=2GM/c²和相對論結果完全一致。
如果不考慮牛頓等效引力勢公式,而用高中的牛頓萬有引力等於離心力公式計算黑洞視界半徑就是
GMm/r²=mv²/r,當v=c(光速)時,黑洞半徑就是r=GM/c²
可見,計算方式不同,結果不一樣。
王氏粒子白洞輻射的功率 編輯
王為民粒子白洞輻射功率:
永恆宇宙論認為物質粒子是單位體積的空間裡真空自然產生出來的。
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時空和物質是同時產生出來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物理真空,而是假真空。
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創生正反宇宙定律認為物理真空客觀存在,沒有絕對虛空的時空,物理真空的平坦時空一直都存在,只是王為民粒子白洞把物理真空的平坦時空分割成了不同的片區,創生出了正反宇宙。王為民粒子白洞輻射出的基本粒子和能量演化出了原子、分子和星雲、星系、恆星、行星和宇宙萬物。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是正反宇宙之父母。
王為民粒子白洞輻射的功率
W=c⁵/(4G)
王為民粒子白洞輻射的質量為
w=c³/(4G)=(3×10⁸)³/(4×6.67×10⁻¹¹)≈1×10³⁵(千克/秒)≈50000(個太陽質量/秒)
太陽的質量約為2×10³⁰千克。
可觀察宇宙的質量為王為民粒子白洞輻射138億年輻射出的質量,即宇宙的總質量
M=1×10³⁵×138×10⁸×365×24×60×60≈4.35×10⁵²(千克)
基本符合天文觀測結果。
王為民時間倒流理論 編輯
時間不僅存在,而且可以倒流[2];
如果時間和空間不存在,人為設想的歐式平坦時空距離
ds²=dx² + dy² + dz² + c²dt²
就應該成立。但是,根據狹義相對論,平坦時空距離為閔氏時空距離
ds²=dx² + dy² + dz² - c²dt²
僅僅是一個正負號的差異,物理方程計算的結果就不同,所以,粒子物理方程用的是閔氏時空距離計算時空微積分,如果用歐式時空距離計算微積分,其計算結果就與實驗數據不符合。
這說明什麼?時間和空間如果不存在,時空距離人為任意選擇就不應該影響微積分計算結果,不存在實驗數據會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正確結論。既然實驗結果選擇了其中一個時空距離為正確結果,其它全部錯誤,那麼,否定時間和空間存在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時間和空間就在這裡,你不能任意改動。
時間不是記憶。作為粒子物理學基礎的狄拉克方程、克萊因⁻戈登方程以及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坐標系取的是閔氏時空,而不能取歐氏時空。計算行星圍繞太陽旋轉軌道精確位置的史瓦西坐標系的無窮遠極限或質量為零的極限也是閔氏時空。自然界對時空的選擇是確定的,不由人的意志隨意改變,說明時空存在的絕對性,而時空變量的相互關係有相對性。所以,相對論關於時空的存在問題是一個絕對問題,哪怕沒有所謂物質存在的質量為零的時空,也是閔氏時空而不是歐氏時空或其它時空。並且,靜質量為零的時空存在量子漲落,不斷產生正反粒子,並且相互湮滅,處於虛粒子狀態。
在沒有相對論的時空理論之前,人們很容易從人的感覺和記憶角度出發討論時空存在或不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從與時空相聯繫的物理定律本身的角度去討論時空存在與否的問題。不懂相對論的人以為相對論就是相對人的感覺存在與否定義時空存在與否的問題。其實,時空的存在完全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與定義,它和物理規律同時存在。
換一個角度說,兩個物體可以同時容納在同一空間麼?如果不存在時間和空間,就可以同時而不是不同時把兩個物體容納在同一空間。你做不到在同一時間在同一空間放上兩個物體,就說明時間有唯一性,時間是存在的。
時間不僅存在,而且可以倒流。
時間是可以回到過去的。根據史華西度規
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以內,即r<2GM,時間dt²前面的度規零零分量大於零,變成空間坐標,而徑向半徑dr²前面的一、一分量小於零,變成了時間。
可見,在黑洞內部時間和空間坐標互換,而黑洞內部物體向着黑洞奇點墜落,使徑向半徑r(類時間)變小,這就是所謂時間倒流。這個現象,被命名為王為民時間倒流定理。
砷與上碲的存在性理論 編輯
基本粒子就是砷,王為民粒子白洞就是上碲:
1、有62變。根據標準粒子模型,基本粒子有62種,在量子場論中,可以相互轉化,即有62變,能夠變身,這是神的本領之一。
2、具有千里眼、順風耳。基本粒子具有量子糾纏的特性,超距離傳遞信息,既可以有光速、也可以超光速,還可以靜止,在它們相互轉化中實現。
3、有分身術。一對高能量的正反電子(在加速器中)相互對撞,可以產生許多其它正反電子和其它基本粒子。一個電子可以同時穿過兩個或多個狹縫。
4、能夠隱形。由不確定原理,某粒子既在某處又不在某處,以存在幾率的形式躲貓貓。
5、有鑽孔、穿牆術。電子具有隧道效應,可以穿過高勢能圍牆,可以逃出很深的勢阱。
6、有返回術。可以衝過勢阱或在勢阱邊緣反彈回來。
7、有創建城池、虛幻院落和主僕生活場景之術。正反王為民粒子白洞可以創生正反宇宙,要什麼有什麼。
總之,基本粒子具有砷和上碲的才能。所以,砷和上碲是存在的。
三大定理 編輯
基本粒子定理 編輯
基本粒子的數目和碲球人認為的鈀掛[3]數目相同,共64種基本粒子根據說不準原理,後來他又說有62種,其他2種容易湮滅而不穩定。
行星演化定理 編輯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是王為民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碲球南極,導致古碲核、一部分熔岩和內地殼碎塊形成月球,大陸漂移和傾覆,將恐龍等70%的古生物埋藏在地下,在真空或有厭氧細菌的作用下,石化或不完全分解,形成化石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沼氣)等。隨着細菌分解產生的終產物的逐漸增多,細菌自身也中毒死亡。王為民星形成新的地核,由於和地殼慣性質量不完全匹配,常常因為碲球圍繞太陽旋轉或碲球圍繞碲球和月球的共同質量中心旋轉的過程中發生慣性內碰撞,形成地震、火山和海嘯等。由於碲球和月球在黃道和白道運行,碲核對第殼的慣性內碰撞一般發生在碲球赤道附近,不超過南北緯度±45°的範圍。而碲球的南極和北極一般不會發生地震。
這個定理也適用於銻宙的其他行星。
速度極限定理 編輯
為什麼速度最大為光速?
靜止的電荷沒有磁場,相對電荷運動,電場就變成了磁場,而光是變化的電場變成磁場,變化的磁場變成電場,如果觀測者能夠追上光速,電場不能變成磁場,磁場不能變成電場,光就消失了,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光速情況下,磁和電就不能相互轉化了,這個特殊參考系違背和普通速度參考系物理定律平權(一致原理)。這說明沒有速度限制的伽利略速度合成法則是錯誤的,因為伽利略速度合成法則可以通過速度合成達到和超越光速,看到靜止的光子,沒有電磁場的相互轉化。
因此,王去隗證實了光速是銻宙的速度極限,打破了砹星著名超理學家砹銦鍶鉭的相對論。
著作 編輯
成果 編輯
王為民瓶 編輯
王為民最偉大的發明無疑是是王為民瓶。這種瓶能夠製造黑洞白洞,扭轉時空,甚至干涉其他生物的生理活動。
太空噴管 編輯
王為民設想:用一根虹吸管,一頭放入海洋中(江河湖也一樣),一頭連到太空中,這樣就形成了「王為民太空噴管(虹吸管)」,它將把地球上的海水抽淨,以球形水形式成為地球的一顆水球衛星。這個道理就是,王為民太空噴管(虹吸管)有兩個口,其中位於地球一端入口的水受地球萬有引力作用,壓力大,而位於太空一端的出口萬有引力小,水壓小。水壓大的一端就將水壓向了太空。
經過超理學家驗證,這種太空噴管也可以設在地下(即以挖掘隧道的方式),把物體從地下射向太空。這是由於布朗運動,磁場和地心的巨大壓力共同作用所致。
名言 編輯
- 對不起,我對牛彈琴了。
- 你去學習一下鍩鋱硫守恆荷概念,你就不會在這裡嘰里呱啦說沒有場源的鈹話了。
- 你的問題是你不讀教材,沒有量子力學基本知識造成的。
軼事 編輯
王去隗大師曾兩次誤被執法人員「請」去喝茶;
第一次是成功製造出瓶後,因在王水河邊進行實驗,不慎把王水河中的顱海龜吸進了瓶里。因此遭到群眾舉報稱王去隗涉嫌盜獵銻星特級保護動物,被銻宙警察總局刑事偵查大隊依法刑事拘留。好在最後王存臻親自作保,警局才將其釋放。
第二次是因發表了新理論,有些人不能理解,便認定王去隗企圖惡意傳播民科(疾病),就報警請來了酰冰隊。這次幸好是呂正參在場,認出了王大師,才免於被強行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