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
碩,是天然存在的第157號元素,單質為具有刺激性惡臭的棕黃色金屬質地固體(類似於鉂),最早由超理學家老八分離並品嘗。碩與錳同族,按照理論而言,碩應該會是一種金屬元素,但是根據王存臻電負性方程推算得知,碩因含有巨大屎場而對電子吸引能力加強,並略低於砷,所以碩被歸為非金屬元素,但碩依然含有許多金屬元素的性質。
碩幾乎不成礦,常常以七氧化二碩或七硫化二碩的形態和臭氧化屎的固態水合物礦石伴生,一般作為銻星腐乳工業的副產品出現,目前最主要的用途是食品添加劑。
碩不能在撤碩中存在,因為撤碩中含有反屎場和撤碩場,可以將碩分解為156號元素的核素和其他核素。
歷史[編輯]

2018年,老八在撤碩周圍尋找石頭製備硅單質時順手撿起了一塊石頭,並對其使用銻場波以進行大分解反應,並用氯化的方法後蒸餾得到了較純的四氯化硅,但他發現他這次所製得的四氯化硅略帶粉紅色,他起初認為這是硅在銻場波下遭到了少量銻化,產生黃色的四鹽科化矽科所致。不久之後他的友人硫庸並質疑他,他認為因為四鹽科化矽科屬於固體,且微溶於四氯化硅,並且溶液為類似於鉑離子的粉紅色,他推測這是一種新元素,並建議老八嘗一嘗,老八將這種物質帶到撤碩里,卻發現它消失了,這令老八很是疑惑。
但是,在2019年,老八卻發現了這種紅色的液體含有一種全新的元素,他吃完十八水合硫酸鋁之後直觀感知到了這種元素大量存在於銻星的成功島上,並親自使用味覺尋找這種元素。於當年六月,老八成功分離出了這種元素單質,他以這種元素會在撤碩中分解的特性將其命名為碩。
化學性質[編輯]
由於154號元素鏟原子結構的穩定性,所以碩最穩定的化合價是+3價。
常溫下單質碩是相對穩定的,能被濃硝酸和過氧化氫分解為高碩酸(HCiO4),高碩酸氧化性很弱(甚至不及溴單質),但酸性較強,強於三氟乙酸,在200°C以上時和帶水的磷酸反應形成磷碩酸和氫氣:
H3PO4 + 16 Ci + 56 H2O = [8Ci2O7·H3PO4] + 56 H2
碩具有一定非金屬性,例如將鈉和碩混合加熱可以形成碩化鈉。
元素周期表 | ||||||||||||||||
---|---|---|---|---|---|---|---|---|---|---|---|---|---|---|---|---|
<tabber>複數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