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星
外观
硫星(Sulfuria),俗称流星(英语:The Meteor,硫星语:Al Meteorum),是一颗矿素星系的行星,与钬硫星构成双星系统,距离母恒星Chalcog平均约1.005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0.032,公转周期为359.6硫星日,自转周期24.5小时,1硫星年约等于1.005地球年。
硫星与钬硫星的质心距离硫星中心约9901km,它们共有6颗卫星,整个系统类似冥王星-冥卫一系统,但是硫星与钬硫星都没有被对方潮汐锁定。硫卫一是硫星最大的卫星,又名磺科星(Theionia),大气及地壳组成与硫星相同,但海洋完全是浓硫酸,甚至存在焦硫酸、高硫酸组成的湖泊。
硫星大气由氮气(71%)、氧气(15%)、二硫(11%)、二氧化硫(2%)和其他气体(1%)组成,地表是由硫化氢(62.3%)、水(37.1%)和硫酸(0.6%)组成的水体,陆地由硫单质与各种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还含有一部分铁与镍。硫星直径为12751km,与地球极为相近。
硫星是锑宙中活火山数量最多的星球,达605座,其中大部分位于海底。
历史
硫星形成于51亿年前。48亿年前,出现原始海洋,全部都由硫化氢组成,覆盖了整个星球表面。陆地和大气层则是在42亿年前形成的,同时硫星从冥古宙进入了太古宙。
34亿年前,由于氧星辐射的氧场的作用,一部分硫化氢分子中的硫原子裂变为两个氧原子,生成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又分解为水和氧气。这便是硫星存在氧气和水的原因。这个过程持续了约1.5亿年,在之结束后就是元古宙的开始。
16亿年前,钬硫星进入矿素星系,硫星与其组成双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