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雨
外觀
自然災害
鹼雨(Alkaline-Rainfall),縮寫為AkR,與酸雨(AcR)都屬於降水性污染,其主要原因是水源被可溶性鹼污染。最早的鹼雨來源於銻星,原因是銻星人大批量使用NH3作為鹼性氣體催化。生成極易溶的氫氧化銨,凝聚於雲中,是一種中強鹼,在降水時下落至生物活動範圍,造成嚴重傷害和污染。
銻星政府至今仍在抗擊鹼雨,使用鈣酸甚至磷酸中和土壤和河流,但並未完全解決,銻星也付出了慘痛代價,喪失數千品種生物。
而實驗室卻也走了錯誤道路。1956年,實驗室的硫酸廠、氟銻酸廠、鹽酸廠大批量排放酸性有害氣體(SO2、S2O2、SO、S2Cl2、F2、HCl、甚至ClF3),之後經歷多次強烈酸雨,1958年的一場酸雨ph達到-0.7,1959年甚至達到-1。實驗室生態系統中生物大量死亡,實驗員得各種疾病,平均壽命不到五十歲。
於是部長帶領實驗員處理酸雨,使用各種鹼中和,甚至使用氫氧化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