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超理文献:關於普通高中學生邋遢現象的研究

出自锑星百科

本文由超理學者神奇的丙酮所作。

前言[編輯]

就在2020年12月時,我換了同桌,我們倆都是比較邋遢那種,然後因為地面有雜物,桌面不整潔等等原因經常被扣分。然而在我們倆同桌的這段期間,我發現,假如他更邋遢,我就會主動去收拾桌面地面,假如我更邋遢,他就會去收拾,這是為什麼呢?因此我對比進行了研究。

正文[編輯]

邋遢值/邋遢密度[編輯]

指單位面積(體積)內雜物的量,因為與密度有相似之處,所以又稱邋遢密度。表達式為ρ=n╱v(s)。邋遢密度等於雜物的量除以調查邋遢密度的體積或面積。根據你想要調查的是平面上的邋遢密度還是空間中的邋遢密度,選擇除以面積或體積。

調查邋遢密度的方法[編輯]

一般情況下使用樣方法,在被調查雜物的分布範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雜物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邋遢密度,以所有樣方邋遢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地點的邋遢密度估值。

對於正方形地塊,需要用五點取樣法,對於長形地塊(如走廊等),需要用等距取樣法。

然而這隻適用於活動能力差,活動範圍小的雜物。對於活動範圍大,活動能力強的雜物,我們需要使用標記重捕法。

對於具有趨光性的雜物,還可以使用黑光燈誘捕法。

實驗結果[編輯]

在理想條件下,即空間足夠,沒有天敵(指政教扣分,班主任檢查等),雜物有恆定來源的情況下。雜物的量會成J形曲線增長,但是由於種種因素限制,往往雜物的量達到一個限度,就不再增長了。這個限度我們稱之為「邋遢容納量」,指一定條件下能夠維持雜物不被清理的最大的量。

一般情況下,達到邋遢容納量時,在一定空間內,邋遢值是不會出現明顯增加或減少的,一般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經證實,這個範圍叫做邋遢平衡常數,是該地點的邋遢容納量與體積/面積的比值。表達式為Kн=K/v(s),н取自俄語「邋遢」(неряшливый)的首字母。邋遢平衡常數的定義式如下圖:(n(A)表示現在該地點雜物的量,n(C)表示增長的雜物的量。n(B)表示初始該地點雜物的量)

n(A)表示現在該地點雜物的量,n(C)表示增長的雜物的量。n(B)表示初始該地點雜物的量

紅色部分為由於政教扣分,班主任斥責,或影響正常學習生活而被清理掉的雜物。

紅色部分為由於政教扣分,班主任斥責,或影響正常學習生活而被清理掉的雜物


影響邋遢平衡的因素[編輯]

已知平衡「不邋遢↹邋遢」

1.空間大小:空間增大,邋遢平衡正向移動,空間減小,邋遢平衡逆向移動。

空間增大,可容納的雜物增加,平衡正動,導致空間減小。

空間減小,為了留出可用空間,必須減少雜物的堆放,平衡逆動,導致空間增大。

2.檢查強度:檢查強度增大,邋遢平衡逆向移動,檢查強度減小,邋遢平衡正向移動。

檢查強度增大,為了防止扣分,必須減少雜物堆放,平衡逆動,政教看雜物並不多,會減弱檢查力度。

檢查力度減弱,沒人制約,可堆放更多雜物,平衡正動,政教看雜物多了,會增強檢查力度。

3.邋遢密度:邋遢密度增大,邋遢平衡逆向移動,邋遢密度減小,邋遢平衡正向移動。

邋遢密度增大,受制約因素所限,平衡逆動,雜物的量減少,邋遢密度減小。

邋遢密度減小,並沒有達到邋遢容納量,平衡正動,雜物的量增大,邋遢密度增大。

這就是邋夏遢列原理

原文連結及授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