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氧酸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2025年1月21日 (二) 06:2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雷氧酸'''(Fulminoxylic acid),化学式HCNO<sub>2</sub>,又名氰(III)酸(Cyanic(III) acid),即氰的+3价含氧酸,拥有多种同分异构体。雷氧酸及其盐均是易爆炸化学品。与其他卤素的+3价含氧酸相似,雷氧酸极端不稳定。雷氧酸是中强酸,具有弱还原性。 ==制备== 将液态氰化氢与液氧在低温高压下等摩尔混合,加入氰化三氢(H3CN)作催化剂,即可生成雷氧酸…”)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雷氧酸(Fulminoxylic acid),化学式HCNO2,又名氰(III)酸(Cyanic(III) acid),即氰的+3价含氧酸,拥有多种同分异构体。雷氧酸及其盐均是易爆炸化学品。与其他卤素的+3价含氧酸相似,雷氧酸极端不稳定。雷氧酸是中强酸,具有弱还原性。

制备

将液态氰化氢与液氧在低温高压下等摩尔混合,加入氰化三氢(H3CN)作催化剂,即可生成雷氧酸:

HCN+O2====HCNO2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在上述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250.5。

结构

雷氧酸一般的结构为HO-C-=N+=O,即雷酸中的氢被羟基取代。此外,雷氧酸有至少4种同分异构体。

  1. 异雷氧酸:即羟亚氨基甲酮(Hydroxyliminomethanone),结构为HO-N=C=O,比雷氧酸更稳定。
  2. 亚硝基甲醛(Nitrosoformaldehyde):结构为O=CH-N=O。
  3. Ketonitrone[1],结构为O+≡C-NH-O-
  4. λ6-亚氨基甲二酮,结构为HN=C(=O)=O。
  1. 没有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