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氢氰酸/沙盒
下属页面
一些主意
注:欢迎各位超理学家使用这些点子进行超理。
- 二磷星(因虚拟国家相关规定,将会难以对此进行创作)
- 三锑星
- 2λ3-三氯烷
超理文献:地下流星(Underground Meteor,带上她的眼睛)
地下流星
2024年,甲腈市。
“潜藏在民间的超理学家们!注意了!这里有一个出名的机会,一个做出贡献的机会!”氰星国防部长晴华理[1]在一架直升机上大声说道。同时,他的无数随从在氰星各处说着同样的话。他继续道:“我们需要一种超理武器,一种……”
我是一名普通市民。看着眼前的电视屏幕,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心中燃起了一股兴奋和决心。我知道,这是我展现自己的机会,一个能够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机会。同样重要的是,我的想法要有用武之地了!我继续看下去,晴华理说道:“……从内部捣毁一颗行星的技术!我们知道,锑宙各大星球都已经驶向星辰大海,只有少数几个能向地下前进!如果把武器安在太空,很容易就能被拆除;而安置在地下则不然!有了这种技术,就相当于在有了无法拆除的地雷!”
我自言自语道:“地下流星,启动!”
立刻,我开始着手研究这个技术。我对地下流星的构想是:可以深入地下,在需要时引爆,释放巨大能量的物体,仿佛一颗划过地层的流星。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我说服甲腈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我拨款,并列出了可能用于地下流星的材料。
此时,一名心怀同样梦想的不速之客打听到了我的消息,他看了看这清单的最后一行:“重科化合物密度大,能沉入地层,可以配合雷爆氙、锑场核弹、胆核弹、反物质武器、介子气使用。”他便质问我,“你觉得你能搞到这些东西吗?”我顿时受到一阵沉重的打击。梦想是梦想,现实是现实。而他显然看出来了我的想法,便追问:“搞到了,你又能实现怎样的破坏?”
正当我冥思苦想时,那人点起了一根黄色的烟,我看着那条硫“棍”前燃起的蓝色火焰,便联想道:“硫,流星,火……钬硫星!”
对,地下流星没有破坏力,我把它当做光源,热源,乃至是其它能源不行吗?!我兴奋至极,把那张清单撕成碎片。通过重科化合物到达星球深处,吸收那些滚烫的液态金属和岩石的热量,然后用密度为负的“轻科”带到地表……等等,这不就能制得地航飞船了?这就是联想的力量!多么荒谬,多么超理啊!
我指导科技部门制造了氰星第一艘地航飞船“流星六号”(一至五已经被其他宇航飞船用过),晴华青被任命为总负责人。“流星六号”里面搭载了一名地航员。她训练有素,也做好了被困地心的心理准备。出发前,她还特地找到我——
“你好,我是杨华淡,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
“算了,不自我介绍了,但到达一颗星球的地心真的是我很久以来的梦想,谢谢你帮助我实现。”接着她又嘱咐道,“拿好这个。它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强锑场发射出去,可以被地心的一套设备接收到,投在荧幕上,就像你带着一个摄像头,而我在地心看着直播。”她把一块晶莹剔透的石头(玻璃?水晶?)塞到我的手中,其中穿了一个洞,一条氧绳穿在其中。我把它挂在脖子上,当做项链。
五十一个小时后,船体上绑满二碘化重科的“流星六号”被一个超级起重机抓到了发射台。事后我知道,那台机器只能确保飞船不沉下去,它也不能提起那个巨重无比的飞船。
接着,“轰!”
“流星六号”被释放的一刹那,就沉入了氰化物构成的地壳。几个小时后,它将进入二氢氰阳离子构成的地幔,在那里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离子轰击,进行类似钚朗运动的运动,但总体上是下沉的趋势。很快我们就能知道氰星是否有一个固态的铁核。
结果“流星六号”再也没有回来。它唯一得到的信息是:氰星是有核的。
后来我听说刘华青和晴华青在某座太空城长谈了一天一夜。
次日早晨,晴华青突然带着一批人来找我。我的目光越过他,看到后面有着一个巨大的……机器?它如同一个鱼钩,上面有一条盘起来的“鱼线”(估算了一下,有七千多公里长)被拉直。我清楚地看到,“鱼钩”上面贴有“二碘化重科”标签。
他介绍说:“我们听说你的计划之后,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开发了我身后的‘垂钓者’。‘垂钓者’上方几千公里有一个喷射推进器,从地面看不到。目前推进器刚好可以让‘鱼钩’保持在地面。
“推进器关闭后,‘鱼钩’会立刻沉入地心。‘鱼线’的长度刚好可以让‘鱼钩’到达地心时,推进器到达地表。当‘鱼钩’钩住‘流星六号’,就会通过那上面的中微子发射器向这里发送信号,然后我们启动推进器,让它以全功率运转,从而让‘鱼钩’把‘流星六号’拉到地表。”
超理文献:黑暗引力(Dark Gravitation)
黑暗引力
超理文献:刀锋边缘(Cutting Edge,地球大炮)[2]
刀锋边缘
在地下流星计划和黑暗引力计划依次实施后,我把目光盯向了两位兄弟没有涉足的领域——没错,就是地面超理武器。地面武器虽然不及太空武器和地下设施技术含量高超,但它的应用范围极广,如同军队中的陆军一样普通而不可或缺。
对这个崭新而又疯狂的计划,我考虑良久。“氘核…就叫…‘尖刀’,没错,重点就在‘刀锋’上。‘尖刀计划’这个名字可以体现出它的重要和威力。”
所谓“尖刀计划”,就是指在锑宙某星球的表面建立一个极强的星际导弹系统,拥有远距离射程,最大功率足以打穿51光年之外的一颗蓝恒星,也能超远距离狙击特定目标的“地面轨道炮”。该体系能够有强机动性,能在摩托车大小的一尊炮内发挥巨大的威力。为了实现它的机动性,需要在布置处挖掘一条隧道,直接贯通星球的两端,这样就可以做到360°无死角的远距离进攻,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刀锋”,正是这个导弹系统的远距离精确制导和定点打击性能。必须要保证误差绝对不超过最低的标准——0.51μm2,才能保证一颗氘核大小的弹药能够精确击中一个特定目标,而不发出任何征兆。
随即,我便向内阁提出了研发申请。在漫长的日子里,我们焦急的等待着,又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铸与锻
数月后,这项计划得到了盐酸市政府的批准,我便立即着手研发此项技术。
经过三年的攻坚克难,我带领的研发团队终于在氯卫一的中央,挖通了一条贯穿塩科星的地表与地幔的隧道,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发射井的建造。项目正式落成当天,整个超理界人民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我本以为这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整体项目将会顺风顺水。然而,更大的挑战却悄然来到。
在我们进行到第二步,也就是在发射井内部安装永恒能量体和永动机装置后,我们开始了第一次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井下突然发生大爆炸。这次事故导致研发团队损失过半,多名超理学家遇难身亡。充满韧劲的我们,强顶着巨大悲痛,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不幸总是接踵而至,我们的第二次、第三次测试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而无数志士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第四次失败后的夜里,我彻夜难眠。在无数次推算过后,我发现我们遗漏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钴腾堡不连续面。在通过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时,在高速的冲击、液态锑的强烈锑场干扰,以及泽塔扩散原理的作用下,以极高速度通过发射井射出的“炮弹”——氘核增加了一个中子,而成为氚核。氚核在强锑场下的不可控裂变,无异于正面徒手接下一颗核弹。
至此,或许这个计划已经可以说是99.99%会失败了。不过为了国防事业的发展,即便只有0.01%的可能性,我也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实验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某天,我的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人长驱直入。我没看错,正是“地下流星”的总负责人。
“你怕不是疯了,不要命了吗!这个计划相当危险,一旦出了问题,就绝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就像『流星六号』任务的杨华淡,她一直没有回来…”“地下流星”计划的总负责人将一沓沓文件摔在办公桌上,声嘶力竭的吼着。
杨华淡,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敢于为超理献身的英雄,同时他一位生死兄弟,也是“黑暗引力”负责人的爱人。
“不成功,便成仁!从我决定开展这个计划起,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冷冷的答道。原来,地下流星计划不仅是超理能源计划,也是刀锋计划的前奏——探测智慧生物能否进入星核区域。“流星六号”的失败,意味着刀锋计划必须从零开始。
“你…真是执迷不悟,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危险而愚蠢的工程,就和准智慧生物的金字塔、长城一样!”晴华青说。
“长城没能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金字塔也没有让法老如愿复活。不过,在时间的推移下,一切都成了永恒的骄傲。”我的语调依然冰冷而机械。
淬火之时
又是一个春秋。在经历了痛苦与煎熬后,我们的研发工作进入到计划的第三步。是的,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氘核的衰变,使得“尖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不过,为了这个光荣的理想,目前为止,氯星研发团队损失了15名超理学家。
在第三步,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氘核的落点,核算每一组数据,才能保证“刀锋”准确无误地刺入敌人的胸膛。复杂艰苦的核算工作进行了三个月。期间,我们反复推翻了无数观点,最后得出了一组极为准确的数字。然而,命运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正式调整落点时,我们的一位重要专家被氘核击中,当场身亡。本已经疲惫不堪,饱经折磨的研发团队再次陷入低谷。这位专家是物理方面的泰斗,失去了这位教授,我们的工作进展变得缓慢不堪。
于是我终日苦思冥想,终日泡在书房里。在一个夏夜,杨花檀,我的爱人,同样是碳星王国的女王,身着一件白色长纱裙,正在室内安静地弹奏钢琴。看到如此静美的气氛,我不忍打搅她——碳星最近有许多政务,夜以继日的工作使得她常常吐血,还是让她放松一下吧。
她见我从书房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便让我去睡一觉再做理会。我刚要开口,便感到身体变得异常沉重,然后眼前一片黑暗……
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旁边的妻子早已哭的失声——我已经昏迷不醒十五天,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我挣扎着坐起:“让我出去,我还要继续…”却未能如愿。在住院半年后,我再度回到工作岗位上。
可喜的是,我们的项目已经进入第四部分,即将要竣工了。同志们载歌载舞,欢庆我的回归。在两年的不懈奋斗后,“刀锋”终于完成了全部工作。我们的利刃,终于百炼成钢。
折戟沉沙
可惜,即使我们如此努力,上天仍然没有眷顾我们。“刀锋计划”在完成后,事故不断。
竣工1年后,接连发生三次大爆炸,使得塩科星表面变成一片火海。
5年后,隧道中部断裂,塩科星的大量熔岩喷出,塩科星的文明毁于一旦。
7年后,由于氘核落点错误,铁铂星系被击中,死亡510000人。
迫于巨大压力,我们最终只得停止研究。按照相关规定,这条隧道将被永久封闭。
不甘心的我,决定留守这条隧道。在封闭隧道的前一天,各位为我举行了告别仪式。
塩科大炮
由于决定留守隧道,我被放置在培养罐中,直到40年后。在此期间,我的躯体在隧道中高速的坠落,永远没有尽头。5年后,隧道被大量液态物质彻底封死——情况远远比“流星六号”更糟糕。
谁料仅仅10年后,我就意外被解除冬眠——作为我的第二次休眠状态(第一次是出生到10岁),这段时间我已习以为常。随着一声巨响,隧道的出口被打开了。随之而来的,是滚烫的熔岩直冲云霄。原来,人们已经学会利用地下液态物质的热能来发电,解决了能源危机。
培养罐从高空落回地面。几个普通市民打开了这个铁罐,惊异地说道:“这里面躺着个…人!”之后,我从罐中爬出。如今我已26岁,十年的发展实属日新月异,塩科星已经成为了工业基地。
据说,我的长子碳酰氯,已经将失败的刀锋隧道从武器改为了运输工具,能够把人们运送到任何星球的同时,提供巨量能源。我从心底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正如我所说,人们渐渐接受了当年的失败,而刀锋工程也成为锑宙的福祉。
在见到当年的老战友后,我得知如今的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修建了地核列车,能够在两极轻松往返。而当年的“流星六号”,则已经被打捞上来,并送到了博物馆中,成为超理发展史的一部分。而在流星六号展示台的右侧,就是“地下流星”、“黑暗引力”和“刀锋边缘”三大计划的展览,这不仅是对我们研发人员的认可和昭雪,同时也是超理发展的一大步。
似乎如今的锑宙理解了我当年的想法,我感到无限欣慰。
而刘华青和晴华青他们,早已经为君一方,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了。这不得不说是皆大欢喜。
后记
在三大计划经过改革创新后,锑宙的生产力极速提高。
在苏醒的一个月后,我,氯星前军事局长吕正参,正式宣布刀锋计划胜利完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