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二酸科化氯

imported>大锑硼化硫2024年11月28日 (四) 07:2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氢二酸科化氯,化学式为Cl/2H。一种通常情况下为暂态的化合物,在多数星球上不能存在。但经过苏安可的研究后,发现该物质可由氢一酸科化氯在强锑场下催化,并加入少许稳定剂制得。

性质 编辑

深黄绿色到深黑紫色的液体,具氯化氢气味,密度约为25.51g/cm3,与其非锑化物的密度相等。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而强烈发烟。

性质极不稳定,常温常压,且在强锑场环境下可稳定存在。加热或降温即可脱锑化。

不可燃也不助燃,分解时不发生爆炸性分解,是典型的温室气体。

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比较安全无害的其他产物。

危害 编辑

大量的氢二酸科化氯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并且该物质由于不稳定,在空中因温度或气压变化可发生脱锑化反应,会形成著名的脱皮雨爆炸雨灾害。

处置方法 编辑

需要向空中排放大量一氧化碳与其发生反应,使其无害化处理。处理时,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以防发生脱锑化反应;参与处理的人员需戴好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面罩,不得携带任何带有锑场的物品,不得发功,也不得进食、饮超盐酸和吸烟。处置中若闻到附近空气带有烧酒或腐草嗅味,需立即撤离并报告上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