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星百科:銻星百科用戶虛擬國家有關創作列表/氰星


氰星王國氰星的唯一合法政權。

歷史 編輯

如要查看氰星本身的歷史,請移步此處

  • 公元前432年,氰星二氫氰火山附近的多個部落被「沙」(Cya)統一,南氰國(前432~14)建立。
  • 公元前333年,南氰軍隊遠征北半球,北半球諸部落組成北氰國(前333~14)一致對外。
  • 公元前209年,北氰國強大的海軍對南氰國海岸發動總攻,「諾」(Nog)率領南氰國軍隊對抗。
  • 公元14年,兩國時任領導人簽署《氰海湖條約》,宣布北氰、南氰兩國合併,合併後的國家通稱「氰星第一共和國」[1](14~167)。不過由於過大的文化差異和價值觀差異,該國很快出現裂痕。
  • 167年,共和國時任總統希亞諾根(Cyanogen the Great)[2]推翻了共和國,改組為中央集權、崇尚「思想統一」的氰星王國來解決內部紛爭。他也引進了一些基礎科學。
  • 197年,希亞諾根大帝長子希亞尼克·阿西德(Cyanic Acid)繼位,建立委員會制度,並殖民了異氰星,標誌著氰星第一帝國[3](197~980)的建立。
  • 980年,氫氰酸二十八世繼位後不久,異氰星在硒氰星(一說硒星)扶持下獨立,建立偽異氰國(980~1005)以此威懾氰星。第一中間時期開始。
  • 1005年,偽異氰國的暴政導致了異氰星人的激烈反抗,偽異氰國被推翻,異氰星成為氰星的一個自治國。第一中間時期結束。
  • 1018年,希亞諾根大帝次子海卓希亞尼克·阿西德(Hydrocyanic Acid)從將近1000年的人體冬眠中甦醒,後繼位(氫氰酸二十九世),氰星第二帝國時期(1005~1429)開始。次年,遠征砷星,將砷星帝國砷氰省改組為砷氰自治國。
  • 1429年,氫氰酸四十三世安提莫尼·希亞尼得女皇繼位。此時,氰星已經發現了駐紮異氰星和砷氰地區的軍官試圖發動軍事政變的證據。為解決內部政治危機,其將砷氰自治國歸還了砷星民主共和國,交由後者控制;而氰星宣布放棄統治異氰自治國,實際上是為了讓其原住民順勢推翻試圖發動政變的軍隊。第二中間時期開始。
  • 1973年,氫氰酸六十二世繼位,上位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製造大量的飛船,並將軍隊改組,設陸軍和太空軍。於是,氰星第三帝國(1973~1993)成立,在之後的兩年內殖民了10顆星球(見下方「殖民地」一章)。此時,氰星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版圖面積都達到頂峰。
  • 1975年,亞鐵氰星獨立。1986年,鐵氰星獨立。
  • 1993年,氰星將腈星、胩星兩個殖民地託管給GSC(X),第三中間時期開始,持續至今。但氰星政府據稱有計劃建立「氰星第四帝國」,有小道消息稱「第四帝國」將把氧氰星、磷氰星、硫氰星等納入版圖。

軍事 編輯

如上,氰星有設陸軍和太空軍兩個軍種。其含義與地球上略有不同,「陸軍」不僅包括在地表作戰的武裝力量,還包括在地下[4]、海上和大氣層內作戰的。而「太空軍」只包括在大氣層外作戰的武裝力量,有兩大部分:由TREE(1000)艘光速飛船組成的「星環」艦隊和同名的太空城[5]

殖民地 編輯

氰星殖民的10顆星球中最知名、最重要、最多人的是異氰星,又稱氰星二,人口約5億,成分與氰星類似但沒有水體,是一顆被氰星捕獲的流浪行星,直徑約4500km,存在准智慧生物土著(異氰星人)。

異氰星土著人的來源不明,有人認為是發生了返祖現象/基因突變的氰星人的後代,但由於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例如異氰星人沒有百毒不侵的能力),也有人認為是外星移民。異氰星前領導人鈾鋅·伊索賽亞奈得由於無法解決大規模核戰爭帶來的問題,於1975年2月6日將全部領土銷售給氰星王國,後者在當天購買。

亞鐵氰星是另一個殖民地,但它被殖民後2年就於1975年被蘇星聯奪回,蘇星聯解體後劃歸銥星代管,目前仍在挽回兩次戰爭(殖民和奪回)帶來的傷害。而鐵氰星已經獨立。

其餘殖民地原先均沒有生命。氰離子星是一顆恆星,氰星據說圍繞其公轉。青科星、碃星和氜星是圍繞該恆星公轉的三顆巨大的熱木星。

腈星和胩星是零銻宙有機區的類地行星,在炔星附近,現由GSC(X)組織聯盟代管,因此其旗幟的左上角是「GSC」三個字母。最開始氰星占領這兩顆星球是為了進一步控制零銻宙,但隨著氰星對外政策逐漸溫和化,基本上放棄了這麼做的想法,因此占領這兩顆星球就沒有必要了,委託給GSC(X)管理的時間段相當於一個「過渡期」,而若干年後將把它拍賣給有需要的零銻宙國家。

最後一個「殖民地」是由星環城上的計算機模擬出的錆星,外觀及組成類似氰星,居民也均為虛擬,充當「模擬器」的作用。

曆法 編輯

在2001年之前,氰星同時使用銻歷和地球歷,因此與實際時間錯位了許多。氰星的一天只有22小時,但又試圖使用一天為24小時的公曆,因此在11個地球日/12個氰星日後就會錯位1天(12個地球日是288小時,而12個氰星日只有264小時)。

因此,氰星人發明了所謂的氰星月,一氰星月是12個氰星日(並且恰好是異氰星的公轉周期),也就是11個地球日或264小時,而33個氰星月(8712小時/363地球日/396氰星日)是一個氰星年。至於小時、分鐘和秒等單位則採用與地球相同的標準。

這種曆法就是氰星曆,以公元2001年1月1日(氰星曆1年1月1日)為起點,沒有0年。但是根據最近通過的一項法案,2025年的1月1日將被當做氰星曆新的1年1月1日。

語言 編輯

主條目:氰星語

經濟 編輯

氰星經濟以農業、重工業、礦業、服務業和作業為主。

國歌 編輯

 

氰星的國歌是《氫氰酸之歌》,樂譜見右圖。這首歌曲是氫氰酸一世時代的音樂家所寫的。

它原本就沒有歌詞,並非失傳,一般使用氰星傳統樂器豎鏑(Recprosium)演奏。曾經有兩名超理學家為其填詞,但填詞版本均未被官方採用。

有人發現這首歌曲的三個小節與銻星童謠《今天我是一塊閃耀的銻》相應部分的旋律相同,這並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

外交 編輯

擬鹵素星球 編輯

氰星在1985年發起並與疊氮星氧氰星硫氰星等行星建立了擬鹵素聯盟。其創立的原因在於擬鹵素國家意識到了自己的星際地位不夠高,需要加大凝聚力才可以提升影響力。

鹵素星系 編輯

由於氰是擬鹵素,故氰星與鹵素星系的關係也很好,兩者經常互相幫助。最近簽署的《鹽酸條約》通過了將擬鹵素聯盟和鹵族星系兩者的軍隊指揮權力統一、法律基本原則統一、外交政策統一的提議,並成立了獨立泛鹵族聯合體

鹼族星系 編輯

氫氰酸一世在位時,鉀星已經與氰星建交,他們共同開發了山埃產業。但現在,雙方的關係已經嚴重惡化,這主要是因為鉀星新政府、銻度公司在過去1.9年內大肆宣揚對氰星人的歧視,並且氰星無法容忍鹼族星系各星球的種種罪惡行徑,以及缺鎝鋰鹽紅及其狐朋狗友們的囂張氣焰。

其他 編輯

氰星與大部分p區、d區、f區星球和鹼族星系之外的s區星球都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錕星鎆星曾爆發戰爭(氰錕戰爭氰鎆大戰),不過至今關係有所緩和。

2021年12月7日,氰星和π星建交,後來研發出了。2024年1月27日,氰星和三銻星建交。

政治體制 編輯

氰星實行委員會君主制,由一個由四名成員組成的國務委員會參與國務並作出決策(方式類似銻星的著超委),但仍設有國王作為國家元首和象徵併兼任委員長,因此國王掌握一定實權。國王的產生採取世襲制,但是如果有多個候選人則會由其他三名委員投票決定。其他委員於五年一度的大選中全民投票選舉產生,掌握行政權,可以連選連任,且無連選連任限制。氰星不設首相和議會,但國務委員會也經常被稱為議會。

行政區劃 編輯

總覽 編輯

氰星分為1省(已經虛級化)、1自治國。

異氰省下有21個地級市、1個無人區;氰離子星系自治國下有4個星球。

氰星王國
異氰省 氰離子星系自治國
無人區 地級市 星球
市轄區 礦區

異氰省 編輯

下面的城市位於氰星(括號內為代表物質):

  1. 甲腈市(氰化氫)
  2. 新甲腈市(氰化氫)
  3. 乙腈市(乙腈)
  4. 新乙腈市(乙腈)
  5. 丙腈市(丙腈)
  6. 新丙腈市(丙腈)
  7. 氰酸市(氰酸)
  8. 氰氣市(氰氣)
  9. 磷氰市(磷雜乙炔)
  10. 砷氰市(砷雜乙炔)
  11. 腈市(腈類)
  12. 氰仿市(三氰甲烷)
  13. 北氰仿市(三氰甲烷)
  14. 氰胺市(氨基氰)
  15. 南氰市(無)

下面的城市位於異氰星:

  1. 異氰一市(異氰化氫)
  2. 異氰二市(異氰酸)
  3. 異氰三市(雷酸)
  4. 氰月市(無)
  5. 氰山市(無)
  6. 氰海市(無)[6]
 
無人區區旗

另外,氰星和異氰星的所有無人區(包括海洋,占氰星約99.99%、異氰星約99.98%)都由「無人區」[7]管理(顧名思義,無人區的人口為0),與其餘城市平級。


氰離子星、青科星、碃星、氜星 編輯

這四顆星球曾經由氰離子星系行政委員會統一管理,該行政委員會與無人區是平級的,但人口不為0。2024年11月19日,氰星將氰離子星系設為自治國,與異氰省平級,下轄4星球。氰離子星下只有1個礦區(戴森球礦區),負責開採太陽能;青科星、碃星、氜星各自下轄4個「礦區」,負責開採金屬氫

腈星、胩星 編輯

這兩顆星球現在由GSC(X)管理,因此沒有行政區劃。

貨幣 編輯

氰星的貨幣單位是氰元(符號為?,ISO代碼為CYN),1氰元約合1.2人民幣。氰星的交易活動中一般使用鋁碘鏷釔(AlIPaY)支付,紙幣已經全部作廢,但仍然有少量硬幣在流通。這些硬幣正面圖案均為面值,直徑均為2cm,重量不一。

面值 背面圖案 材質(均有鍍層)
0.1? 一隻
1?
5? 氰氣的球棍模型
10?
25? 趙明毅頭像
50? 氰星國旗
100? 氫氰酸一世頭像
250? 元素周期表
500?
1000? 一個圓

民族 編輯

氰星王國是多民族(共4個)國家,但氰星本土的氰化族(Cyanide)占多數(79%),其餘大部分為腈族(Nitrile);異氰星的異氰化族(Isocyanide)占多數(92.1%),其餘大部分為胩族(Carbylamine);氰離子星系的氰化族占壓倒性多數;腈星和胩星的主體民族分別是腈族和胩族。

氰星也有很多來自鹼族星系的移民,他們被稱為鹼裔氰星人。不過隨著氰鹼關係的惡化以及氰星民間仇鹼思想的加深,大量鹼裔氰星人正在離開氰星,前往其他星球。

文化 編輯

姓名 編輯

在氰星和異氰星一般使用類似碲球上英語國家的名字,如姓「賽亞奈得」名「索迪烏姆」叫做「索迪烏姆·賽亞奈得」,英文便是Sodium Cyanide。[8]通常,氰星人都會有2~3個中間名用於區分姓、名相同的人。氰星人也會根據自己本體物質的諧音為自己起漢語名字。按照慣例,氰星所有君主全都稱為「氫氰酸xx世」。

宗教 編輯

來源於氰星神話的一些傳說(例如氰星是趙啟臻創造的)流傳至今,演變成了三銻教

藝術 編輯

氰星以其獨具一格的山埃雕刻和傳統音樂聞名於銻宙。

教育 編輯

氰星的教育制曾與碲球的鐘國類似,但是經過連年改革,現在已經大為改善,採取六年義務教育制(一年幼兒園、兩年小學、兩年中學、一年大學,其中幼兒園所教授的知識包括了地球上學齡前到高中的全部內容),被擬鹵素聯盟的其他成員效仿。氰星始終堅持「文明開化,教育先行」,非常重視教育,並且實行較為公平的全免費教育。氰星有氰化大學鋇腈大學等著名高等教育機構。

科技 編輯

氰星人的科技水平非常高,據說氰星的科技水平達到了4.7級,比地球高4級。近年來,氰星人在科技領域上有很多發現,比如用錸和製取、發明了氰化植物油使得氰星美食更受銻宙各星民眾(除了個別行星,比如猴星地球)的喜愛。

氰星的天文學極其強大,賽氏天體命名法中極為精確的「距離」參數可以證明這一點。

氰星有自己的電腦品牌,搭載自主研製的基於銻星系統Ubunto的作業系統Cyanos,而Losedows這一作業系統亦有一席之地。氰星也自主研製了處理器和醯鉲,以及行動裝置和行動作業系統、文字識別軟體。

交通 編輯

1000年左右,氰星為了交通方便,生產和進口了大量汽車,氰星大氣被排出的汽車尾氣(主要是氯)嚴重污染,能見度極低,後來為了徹底杜絕這種情況,氰星立法要求必須使用公共運輸工具或自行車出行。歷史上,有一段時間是允許電動汽車的(電力來源於地下的氰場),但電力由於相對低效,很快就落後於時代了,因此就沒有汽車了。沒有汽車就不必有過多的道路,因此車行道一般都被改造為種上樹(一般是紅釤)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根據2021年的一項統計,76%的氰星市民在不跨市的旅途中都選擇搭乘反物質動力地鐵。不過為了節省成本,氰星已經將大部分列車改為核聚變動力,使用氫作為燃料。

全氰星和異氰星的城市(除了無人區)都有地鐵,每座城市內地鐵的客流量都極大,使得每條線路一般都有10~12節車廂。氰星也在積極增加公共運輸運輸和共享單車:有完善的高速索道系統連接氰星所有城市(氰星的索道站也稱為「機場」,可能是因為它們通常作為星際飛船降落場建築的配套設施);如上,大部分人行道旁都設有自行車道。地鐵、索道、自行車是氰星三大交通工具。

注釋 編輯

  1. 「氰星第二共和國」是偽異氰國試圖在侵占氰星本土後計劃使用的名字。
  2. 即氫氰酸一世,地球名為晴契
  3. 這個名字只是後世的一種稱呼,並非官方的國號,這段時期的氰星君主仍稱作國王。
  4. 也就是「流星」特戰隊。
  5. 準確來說,星環城是銻宙唯一的數學規律武器,但由於其內部可以供人員長期居住才稱為太空城。星環城內部的人員均為太空軍的軍人。它是少數輪輻形的太空城之一,還是在鉬星附近建造的。
  6. 異氰星沒有水體,這裡的「海」是類似於月海的平原。
  7. 這是該地的地名,也是這種行政區的名字。
  8. 如未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名·姓」格式的人名均為按照英語(而非氰星語)讀音音譯得到。